第四十七章:此物赠与张诚小将军

    第四十七章:此物赠与张诚小将军 (第2/3页)

身而立,身形颇为清瘦,看上去大约年在五十上下,一蓬美髯垂在胸前,颇有些文士的孤傲之色。

    张诚见督臣卢象升身形微转,忙拱手拜道:“末将张诚,参拜督臣。”

    “来来,忠忱啊,本督为你介绍,这位是当朝翰林杨廷麟老爷。”卢象升已看见张诚,打趣般的介绍着杨廷麟。

    杨廷麟注意看着,只见他眼前这位小将看似在二十岁上下,面貌颇为清秀俊朗,身姿英武魁伟,身着对襟锁子甲,头戴铁缨盔,披着厚实的羊毛斗篷,很是英姿飒爽。

    杨廷麟不由得在心下暗叹“好一个少年英杰,边镇虎将!”。

    张诚听到督臣卢象升,介绍他身旁之人就是杨廷麟时,心下一惊。

    杨廷麟他是知道的,在原本的历史中,杨廷麟在此次清兵入塞时,上疏弹劾兵部尚书杨嗣昌,被诡荐为兵部职方主事,派在卢象升军中赞画机务。

    不久,卢象升战死贾庄,杨廷麟因奉使在外,幸免于难,当九死一生的杨廷麟上疏,报告卢象升军中曲折时,杨嗣昌又责其欺君罔上,贬秩外调。

    后李自成攻陷京师,杨廷麟恸哭不已,遂于江西募兵勤王,接着清军南下,杨廷麟离家奔赣州,招集四方忠勇义士,组织了一支数万人的抗清队伍,终因寡不敌众,以身殉国。

    南明永历二年,桂王追赠杨廷麟为少保新淦伯,谥号文正。

    张诚心生敬意,躬身拜道:“张诚,拜过翰林杨老爷。”

    杨廷麟笑着说道:“什么翰林,手不缚鸡,空耗国帑,倒不如似你这般,杀场用命,为国杀奴。”

    未待张诚出言,督臣卢象升就拉着杨廷麟步向饭厅而去,张诚只得随在他二人身后,一起步入饭厅。

    在饭厅内,早有几名督臣卢象升的幕僚相候,等着陪杨廷麟共同用饭。

    张诚本想坐在末首位上,怎知那翰林杨老爷却非要拽着他,陪坐在身畔,张诚无法,只得挨在杨廷麟身边坐下,引得几名幕僚羡慕不已。

    席面并不丰盛,山珍海味自是没有的,却也说得过去,大家没有谈及对虏和战之事,只是随便聊聊朝堂上那些无关紧要的趣事。

    唯杨廷麟对张诚马坊杀奴一战非常关注,借吃饭的时候,不断询问着此役的每一个细节,还每每点头表示赞许,看向张诚的眼神,也逐渐起了变化。

    饭罢,卢象升又请杨廷麟进内室详叙,张诚便知趣的告请离去,杨廷麟也只是想见见这位杀奴英雄,此刻人也见到,马坊之战也详细询问过,便没有拦阻。

    待张诚离去,卢象升便请杨廷麟进入内室,二人坐定后,他郑重地问着杨廷麟道:“伯祥兄,国事举日唯艰,虽不敢说国朝三百年江山,会葬送于我辈手中,但眼前这情势,确已十分危急。你可有何良策嚒?”

    杨廷麟默然片刻,方从嘴角露出来一丝苦笑,说道:“我本还有一个备选的愚见,可总觉得说出来,大人也未必肯采纳,就算采纳了也不好去执行,还是不说为好。”

    “兄台有何高见?快请说来。”卢象升却是急切问道。

    杨廷麟信心满满的对卢象升说道:“我以为,大人或可引兵南行,诱使东虏一路追击,至畿南三府之地界,再号召三府士民,则不但粮草无匮乏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