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襄阳

    第一百三十三章:襄阳 (第2/3页)

………

    一线残月才刚刚升起,临近三更天的夜色更浓,襄阳今年的冬天相比往年也是越发严寒了些,尤其是夜间没了太阳光线的温暖,夜风更为酷冷,河面上都结了一层薄冰。

    一代巨寇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本是陕西延安府庆阳卫定边县郝滩乡柳树涧堡人,他乃是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之一,初起时甚至声望一度在闯王李自成之上,既是到了后期,也是唯一能与李自成齐名之巨寇。

    他少时曾读书,后又随父做过贩卖红枣的小生意,成年后初为捕快,因事被革职后,又投到延绥镇为边兵,再犯军法被除名,自此流落乡野。

    崇祯三年时,二十四岁的张献忠在家乡聚集活不下去的乡民,自己拉起一支队伍起事,自号“八大王”。

    因他粗识些字,做过捕快,当过边军,颇知军事,又骁勇刚毅,剽悍顽强,多谋善战,队伍很快壮大起来。

    到崇祯四年时,他的队伍就已经成为当时以王自用为盟主的三十六营之一,且是其中最为强劲的一个营,由于他“身长瘦而面微黄,须一尺六寸,僄劲果侠,军中称为‘黄虎’”。

    此刻,巨寇“八大王”张献忠领着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骑兵马队,正悄无声息的疾驰在从宜城去襄阳的大道上,眼看着襄阳城就在前边不足十里远了。

    谷塪他突然命令麾下骑兵队伍停止前进,都靠在官道旁边的山脚下暂歇,并且严令所有人不得举火,不得发出任何声响,看护好战马,不许嘶鸣。

    张献忠之所以命令大军在此停驻,只因这里已经能够看到襄阳城南门楼上边的灯火了,山脚下的每一个贼军将士心中都是兴奋不已。

    但兴奋之中又不免有些担心,怕万一此次奇袭不能成功,反而会将潜入襄阳城内的那些弟兄赔个精光,所有人都静静的靠在战马边坐着休息,没有一人出声交谈。

    张献忠坐着歇息片刻,便站起身看了看天光月色,差不多已是三更天时候,他大声喝道:“上马!”

    一千五百人的贼军精骑立刻全部起身上马,又缓缓向着襄阳城的南城门行去,残月微光之下,夜色昏暗,若非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