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给老子留长点

    第九十三章:给老子留长点 (第1/3页)

    而且这些开花炮弹……

    还有一种特殊的引信,张诚所在位置距离神机营炮阵很远,虽有千里镜,却也是无法看清引信的具体情况。

    不过,仍是可以隐约看到外面多出很长一段,可见其引信并非是完全预制,而是需要对应计算所得的炮弹飞行时间,减掉多余部分才行。

    这种引信不同于普通引信,很考究军工厂的制备工艺,既要保证炮子高速飞行时引信不灭,又要使其能保持匀速燃烧,如此才能精准落地爆裂开来。

    炮手装填好炮子,安装完延时引信之后,才在穿山破地火雷炮的火门处也装上引信,如此,才算是完成了全部的发射准备工作。

    …………

    此时,大明朝军中的开花弹,所使用的引信几乎都是一种中空的芦管,其内置有药捻,装填前根据测量所得的目标距离远近,再裁剪相应长度。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根据炮弹质量的不同,引信质量的不同,会使开花炮弹容易提前,或是延后爆炸。

    而且,在千里镜中看去,神机营炮手在放入开花炮弹后,又隔了一层湿土,最后还用腊封住炮口,只有炮弹引信露在外面。

    张诚知道,这是为了防止发射药产生的火焰与动力,导致炮弹引线速燃,进而引起炮弹在膛内爆炸或是提前爆炸,毕竟不比实心铁球,开花炮弹的外面只是一层薄薄的铁皮而已。

    如此看来,大明工部、兵部的工匠们制造的这些个开花弹,也不过如此,技术还是不成熟,而且操作的过程又极为繁琐,精度要求又是这般高,还有危险,同时开花炮弹的加工更加费时费料。

    怪不得,这威力巨大的开花弹没有在大明各军中普及开来,各军仍旧是普遍使用着实心铁弹或石弹。

    张诚不仅想起自己军中的飞礞炮来,初时,石铁根、李成茂他们也是采用的芦管引信,同样存在提前爆炸,或是延时爆炸的问题。

    后来自己提议的木管引信和弹底木托,被他们研制成功,经过几個月的试射总结之后,才最终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