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张诚,我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第二百五十九章:张诚,我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第2/3页)

真。

    舒穆禄·谭泰,库尔喀部珲春人,隶属于满洲正黄旗,乃是清国一等大臣扬古利之从弟,早在天聪八年时,他就已是正黄旗的巴牙喇章京,后又因功擢巴牙喇纛章京,关白诸事。

    而今得进固山额真之职,统掌一旗之人事、军事,可谓是权高位重,也足见清国皇帝黄台吉对其的重视与信任。

    然此刻,最为痛苦的当属清国睿亲王多尔衮,多铎乃是他一奶同胞的亲弟弟,却在两军阵前被张诚所杀,且连尸体都未能夺回。

    这叫他如何不恨?

    虽然,早在崇祯十一年时,与他一同伐明的右翼军统帅,杨武大将军、克勤郡王岳托,就被这明将张诚斩杀于阵前。

    当时的他虽也十分痛恨,但在心中却隐隐暗喜不已,因为岳托不但能攻善战、头脑清醒,是大清国难得的卓有才干之人,可他毕竟是黄台吉的死党。

    于国来讲,岳托之死是一大损失,然于多尔衮来讲,这何尝不是意外之喜,毕竟黄台吉少了一个得力帮手,那便不得不多用自己,正可趁此大展拳脚,树立威望。

    但今次却又不同,多铎那可是自己的亲弟弟,是自己的一大臂助啊。

    “张诚,本王定要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多尔衮心念及此,不由咬牙切齿地痛骂起张诚来,更由此暗暗发誓,此生定必将张诚擒捉到手,将他碎尸万段。

    再者,黄台吉在白庙堡为多铎设下衣冠祭,可却命多尔衮主持女儿河南岸军事,不使其回白庙堡祭奠多铎。

    如此安排,多尔衮又怎能不有怨念,不过,他却是丝毫也不敢表现出来,反而处处更加小心谨慎,以免犯下丝毫过错,被黄台吉揪住不放。

    虽然,皇命由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暂时代替继任的豫亲王多尼,来担任镶白旗的旗主,对此,多尔衮虽也是心中不愿,但多少还是可以勉强接受。

    毕竟大家都是一奶同胞,血浓于水,就算兄长阿济格今日对自己成见极深,但他毕竟是自己的亲兄弟,总要强过外人。

    随着清国内部人事调整的结束,明清两军又重新回到了对峙的局面。

    主战场仍然是石门山和乳峰山一线,只不过,攻守易势之下,此时明军已略占主动,转为进攻的一方,无论兵力和地势,都已占尽上风。

    但即使如此,一时之间仍是无法击溃多尔衮所部数万鞑贼虏骑,而就算将多尔衮所部击退,又该如何抢渡女儿河,也是摆在明军面前的一道难题。

    支线战场便是黄土岭一线,由数万宣大精锐将士驻防在此地,他们与小凌河对面的豪格所率正蓝旗鞑子,已成对峙之势。

    双方隔河相望,谁也不敢轻易渡河攻打另一方,尤其是清国肃亲王豪格,他因前次渡河偷袭河口失败,他被黄台吉一通呵斥,如今却是谨守河岸防线,再不敢莽撞行事。

    豪格虽然性格鲁莽粗暴了一些,但却也并非是“二百五”!

    …………

    这“二百五”一词,可是有些来历的,相传更是与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都还颇有些渊源。

    据传在战国末期,有个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叫做苏秦,他是个纵横家。

    曾利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齐、楚、燕、赵、魏、韩等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以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秦国。

    从而使得苏秦受到了六国君王的赏识,最后这六国竟然都封他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可当时,苏秦正在燕国真心效力,但却在暗地里私通燕易王的母亲,燕易王知道了这事以后,非但没有责怪苏秦,反而是待他更加优厚。

    这使得苏秦十分惶恐,既觉得对不起燕易王,又十分害怕燕易王会突然暴起,而将自己诛杀,最后,他思来想去,终于决定亲身赴秦国行死间之计,以求成“五国伐齐”之事。

    于是,苏秦就假装得罪了燕易王,而逃亡到齐国,齐宣王立即任用他为客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