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独家秘诀

    第494章 独家秘诀 (第2/3页)

右向前向后,都是主观决策。商业智能就是把企业数据转化为知识,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客观的决策。我们从IBM购买的商务咨询项目,其实就是一整套智能商业的系统。”

    周不器好像明悟了什么,点了点头,“用管理系统来代替各个环节的人工决策,高效简洁、客观真实又不容易出错。”

    可问题又来了,通过系统辅助做出来的决策,往往是最符合商业逻辑的。而在国内做生意,还有着比商业逻辑更重要的逻辑——关系逻辑。

    当年,史余柱经过缜密的商业计算,要设计建造巨人大厦,规模不算大。然后当地政府就参与进去了,说是应该建地标大厦,要搞的大一点,更有政绩,更有形象。然后,巨人大厦就烂尾了,连累到公司也破产了。

    任老总似乎不急着解释这个问题,缓缓的说:“95年的时候,我就想改革了。当时,联系了不少咨询公司,美国的、德国的、英国的,换了好几套管理系统,都不太好。98年的时候,我专门去了一趟美国,真是给我带来了震撼,那感觉……”

    周不器深有体会,“嗯,我去了两次硅谷,感觉喘不过气了。我同事都担心我会抑郁。”

    任老总道:“他们的创新机制,以及员工们执着、冒险和对奋斗精神的正确认识,太让人震撼了。我当时不敢相信,一家企业可以做到那个地步。可是,这样的公司美国有几十上百家,国内一家都没有。”

    “所以你就要改革了?”

    “对,触动太大了,回来之后,就出台了《华为基本法》。后来觉得还不够,把全公司几百名副总、总监级的干部都叫到了一起,告诉他们我们要引进IBM的IT策略和规划项目,对内部的八大业务进行管理变革。一口气从美国请了70多个顶尖顾问。这个规模别说国内了,这在全球都罕见。”

    也就意味着要掏一笔巨款。

    除了给IBM的经费外,还要负担美国人在华的一切生活开销和工作薪水,请来的又都是一流顾问,开销巨大。

    任老总接着说:“跟以前请的那些顾问不同,IBM的这批人你也看到了,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专家风范。”

    周不器开玩笑说:“也是花钱太多了,大家不得不重视。”

    任老总笑道:“对喽,这是自己逼迫自己。少来少去的钱,可能就不在意了。花了这么多钱,结果什么都没学到,那能对得起自己吗?这是破釜沉舟,自断后路,只有改革成功一条路可以走。”

    接下来,二人去参观了IPD项目,也是重点改革的业务之一。

    半个小时后,去了他的办公室。

    秘书来倒茶,年轻漂亮。

    周不器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任老总就告诫了他几句,说这是他太太,让小周同志注意点。

    周不器连忙正色,继续讨论刚才的话题,说道:“任老总,IBM给你们设计了一套电子管理系统,你们在用吗?”

    “用啊。”

    “呃……”周不器迟疑了一下,试探着说:“前几年,欧洲那边曝光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