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好声音不是音乐节目

    第999章 好声音不是音乐节目 (第2/3页)

了。

    只可惜,老陈太自信了。

    人家姑娘已经长大了。

    外面八卦不断,各种猜测都有,她心里面肯定会有想法,不想靠着他这个老男人了。正巧这次他栽了,逃跑的机会来了。

    不过,她刚开口流露出点意思,徐百卉就打断了,跟周不器说了一些日本业务的事。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发现想把《好声音》开进日本市场,真不是容易的事。

    日本的音乐产业太发达,乐坛门槛极高。

    选秀模式基本走不通。

    偶像类歌手,都是经纪公司从很小的时候就签下来,然后在公司里专业地训练七八年,达到了极高的技术水准之后,才能出道。

    那些solo歌手就更厉害了。

    男歌手中,不会创作的歌手除了从乐队单飞的泽田研二,没人能混得下去;女歌手也要有创作很突出的地方,要么声音特别好,走声优路线。要么是唱功绝佳,要么是舞台极强。

    放眼全世界,日本歌手的专业水准堪称第一线。

    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商业模式决定,日本的音乐还是以卖唱片为主,创作力不强、唱功不行,没法脱颖而出。

    第二,不能假唱。

    日本的音乐模式非常成熟,从开始出道到大红大紫,每一步的成长之路都是固定的,几乎都是一个模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要跑大量的通告,要经历无数的现场。这些都要真唱,没点真本事早就露馅了。

    第三,演唱会。

    一场演唱会一个多小时,一个人唱满全场……有的歌手唱一两首歌还行,连唱一两个小时,那就是对唱功和体力的终极考验了。一般的歌手根本不敢开演唱会。可是开演唱会对日本歌手来说,是事业的标配。

    徐百卉道:“日本音乐市场极其饱和,各个音乐台为了招揽观众保住收视率,都是拼尽了老命,每年都有各种大赏,音乐节目一批又一批,有时还会有一些特别节目。甚至一些大公司还有自己的音乐台,很多知名歌手也有自己专属的音乐台,竞争白热化。”

    周不器听后,则有些好笑,“这是你的想法?”

    徐百卉笑笑,“是一个日本音乐人跟我说的,他不看好一个外国的新节目跑到日本音乐市场去作死。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好声音》是挖掘新人类的节目。可日本已经有很成熟的挖掘方式了,选秀节目这种低效又笨拙的方式,很难吸引到音乐公司。”

    “挖掘新人?”

    周不器笑着摇了摇头,觉得日本人的思维还是太传统了。

    《好声音》的定位,是一档挖掘音乐新人,然后明星化地包装、推广,发专辑开演唱会的节目吗?

    这思路也太保守了!

    从本质上来说,《好声音》是一档娱乐节目!

    以娱乐观众为目的,获取强大的社会效应和关注度,然后拉赞助、拉广告、卖版权来赚钱。至于最后选出来的冠军能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优秀的歌手,这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