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芯片双子星

    第1111章 芯片双子星 (第2/3页)

度结合才行!

    像高通、英特尔、三星、IBM这些顶尖的芯片公司,最强大的实力体现在“硬”的方面,“软”的方面就有所欠缺了。

    他们不是互联网公司,也不是软件公司,存在着技术短板。

    AI芯片的核心是AI,要先有AI技术,然后才能根据AI技术进行相关的芯片设计。最强大的AI芯片,一定是有最好的AI技术和最好的芯片设计才行。

    同样的例子,还有云计算。

    IBM、思科、惠普等服务器巨头搞不起来云计算平台,这个市场被互联网巨头瓜分了。因为云计算平台的核心是云操作系统的虚拟能力和调度能力,是“软”技术,几百万台服务器的分布式连接只是配套设施。

    AI芯片跟云计算一样,是一个存在着互联网统治硬件的领域,主导的不应该是芯片公司,而是互联网公司。

    对周不器和紫微星来说,眼下就是一个机遇!

    紫微星研究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由沈向阳负责,研究的就是AI技术。完全可以技术拓展,把AI技术和芯片设计相结合。

    虽然要结合两种技术,可这个工程不见得比李易男要做的4g通用芯片要难。

    通用芯片因为是通用属性,所以功能更多、更精密、设计得更复杂。AI芯片功能单一,在芯片设计上的复杂度就没那么高了。

    国内最缺的是芯片领域的人才,相比较之下,AI的相关人才还是比较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做AI芯片要比做通用芯片更可能成功。

    而且这是个新赛道,只要做出来了,就是世界顶尖。

    周不器的思维马上从沈向阳的报告中跳了出来。

    第一步,通用芯片;第二步,AI芯片;第三步,通用芯片跟AI芯片的结合,推出类似苹果A系列芯片那样的仿生芯片。

    很显然,对当下绝大部分的芯片巨头来说,欠缺的都是AI芯片的能力。

    紫微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不错,既有沈向阳这个顶级科学家,又从雅虎挖来了陆器,可以说是充满了机会。

    下午快6点多了,周不器给沈向阳打了电话,“老沈?有空的话过来聊聊。”

    这可是大事,沈向阳推掉了手里的会,马上跑了过来,“是AI芯片的事吗?”

    “对,我决定了,这个项目必须做!”

    “真做?”

    “嗯,必须做,这是我们的机会。”

    沈向阳深深地看他一眼,“这个方向比云计算的风险还大,而且国内缺乏相关的配套设施,也缺乏足够多的人才。想做AI芯片,就需要有精通软硬两种技术的顶级人才,既要懂人工智能,又要懂芯片设计。”

    “你呢?”

    “我不行,”沈向阳摇了摇头,“我对芯片设计的方向缺乏研究。不过李易男还可以,他的互联网知识不算顶级,也挺不错的。”

    周不器一挥手,“不管怎样,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马上启动。紫微星这边,做AI芯片;爱斯达那边,做4g通用芯片。双子星,缺一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