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不会是暗示吧?

    第1174章 不会是暗示吧? (第2/3页)

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想拉动家乡经济。

    到了2010年,就会发生钓鱼岛事件。

    那时候,拍摄的限制就没那么多了,会就出现大量的抗战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而陆传已经在老家这边建一座城了。

    很多影视项目就不用再浪费人力物力了。

    过来扩建、完善、修缮就可以了。春城也算是国内最早的影视基地了,是老革命根据地,完全可以在新时代里承接更多的主旋律的电影项目。

    比如老谋子的《金陵十三钗》。

    像老谋子、凯哥导演这种大艺术家,不管能不能赚钱,先拉到婕妤传媒再说。

    周不器低调现身,在剧组附近的一个小旅馆里,见到了陆传。

    “周总,你好!你好!”

    陆传很激动,紧紧地跟他握手。

    周不器也没多废话,问道:“资金缺口多大?”

    “300万。”

    “不多啊!”

    “呃……”

    陆传颤了颤嘴角,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300万还不多啊?

    周不器轻咳一声,“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不是中影投资的项目嘛,怎么回事?这点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吧?”

    陆传很无奈地道:“大环境问题,他们不愿意多给钱了。”

    “大环境?”

    “是啊,这项目被毙掉了好几次。嗯,外交的原因。”

    “哈哈!”

    周不器大笑起来。

    这哥们运气太差了,现在中日关系很好,这种偏写实的题材的确不好公开展映。尤其最近的经济危机,影响就太大了。我国现在是日本第一大的进口贸易国,不能因为一部电影坏了大局。

    陆传很头疼地说:“这剧本,我前前后后写了3年,20多个版本,都有宣扬仇恨的嫌疑。后来吕克·贝松……嗯,一个法国导演,他给我提的建议,说是可以换一个角度,从日本兵那边切入。我挑了几个日本兵的日记做改编写的剧本,这才过审。不过,那也是去年的事了。今年好像又不行了。”

    “是啊,现在是拐点。”

    周不器点了点头。

    今年的中日关系,堪称是八十年代中日蜜月之后关系最好的时期。从5月份的“暖春之旅”,到“地震外交”,到日舰来华,再到海洋问题取得突破性共识,以及福田首相亲自来华出席首都奥运会……用官方的言论来说,就是“五大拐点”,双方领导人表现出了历史性的高瞻远瞩。

    这种大环境下,陆传拍的这部电影,的确很麻烦,要反复地在大剪刀之下整改才行。

    周不器建议道:“不管怎样,电影还是应该好好拍,可以缓几年再上映也行。中日蜜月长不了。等时局变化了,剪辑的时候你也没那么多限制。”

    “导演……”

    这时,有人敲了敲门,出现了一个穿着民国时期旗袍的女演员,条顺盘正。

    周不器一下就认出来了。

    秦蓝啊!

    陆传皱起眉头,“我这有客人,有事一会儿再说。”

    “哦,对不起……”

    秦蓝连忙鞠躬道歉,要退出去。

    “秦小姐请留步!”

    周不器不想撵人,他这次过来就是想实地看一看这个“南京城”到底怎么样。有必要的话,可以跟省里、市里联系,进一步地打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