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中老年的码农

    第1187章 中老年的码农 (第2/3页)

不抬地说:“你得找几个助手,至少先把简历帮你筛查一遍。”

    “在找呢。”陆器笑了笑,“一个信得过的人事官不容易找,现在是打地基的时期,不能出差错。这样也挺好的,有工作激情。”

    “每月能招多少人?”

    “如果是技术向的,我每天可以面试20个人,留下5-8个。每天能招150人。其他方向的会比较复杂,要找同行了解情况。争取在一年之内,招满1000人。”

    “半年!”

    “嗯?”

    陆器微微一愣。

    周不器翻着简历,头也不抬地说:“半年时间,要招满1000人。机会难得,要尽快地把硅谷的业务做起来。”

    陆器稍作思考,“那需要几个重要的帮手,市场、财务和人力资源。”

    周不器抬头,“海洋,你留下帮帮忙?”

    王海洋笑道:“没问题!”

    招聘紫微星美国分公司的副总裁,就不能让陆器一个人全权负责了,那就铁板一块了,有管理上的风险。让王海洋参与进来,唯才是举。

    “你这些简历……”

    周不器随意地看了一些,几乎是扫一眼就扔掉。直接看年龄一栏,很多人都是40多岁、50多岁的,还有60多岁出来找工作的程序员。

    这也太夸张了。

    年过半百的老头了,还在写代码?

    不是说年龄歧不歧视,关键计算机领域的技术更迭太快了,基本上5年就是一个时代。

    编程语言也在层出不穷,不断地变化。

    陆器轻咳了一声,很无奈的道:“没办法,很多人没有工作就吃不上饭了,这边流行消费主义,没有存款。只能继续工作。”

    周不器摆摆手,“我指的不是这个,我是说技术。这一大把年纪了,还能跟上时代吗?”

    国内那边,除了国企的在编员工,基本上就没有过了40岁还在编程的程序员了。

    要么转型做管理,要么做技术主管。

    如果继续走技术路线,也是往架构方面靠拢。就是依靠经验和算法思维,设计一些“大纲”,然后小年轻们把这个大纲完善,写出一篇文字精美的文章出来。

    就比如云计算的王建博士。

    年初的时候,因为很多技术难点迟迟无法突破,紫微星内就多有小道消息传出来。说是周大老板,你被王建给耍了吧?

    他懂个屁的计算机技术啊,还要做世界最前沿的云计算工程,这不扯淡吗?

    他是心理学专业的!

    有能耐,让他写一段代码,做个小程序,给大家看看?

    王建博士为了安抚团队,就说自己会抽空写一段程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都过去大半年了,他的程序也没写出来。

    好在沿着他的技术思路,很多技术难题在逐渐地攻破,质疑声也渐渐地平息了。

    陆器笑道:“可以的,硅谷这边跟国内不太一样。”

    “哦?”

    “硅谷这边,不管多大年龄,只要做技术,就要保持着写代码的能力。比尔·盖茨、扎克伯格都要坚持每天写代码。”

    “有什么好处吗?”

    “嗯……”陆器顿了一下,“有助于从细节和逻辑的层面提升思维。做架构设计关注的是大方向、大框架。可是把架构转化为具体的代码,就需要对每一处细节进行完善,进行逻辑上的优化。这是保持思维年轻的一种方式。国内都把写代码的程序员叫码农,年纪大了都转型了,未必是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