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道理

    第1216章 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道理 (第2/3页)

有大客户了,再转型做私募。

    周不器开出的这个条件,就极其奇葩。

    年化收益20%……从理论上看,偶尔的年份可以达到,可绝大部分年份都不可能。甚至他还承诺不达保底收益,会退返管理费……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这简直比投资公募基金还划算,是巨大的利诱。

    陈然已经抓狂了,“周大老板,你这样搞是不行的,根本赚不到钱。”

    周不器一挥手,很果断地说:“陈姐,执行上的事你帮我处理,战略上的计划,你跟不上我的思路。我说了我跟巴菲特一样,我是价值投资的坚守者。不同点,巴菲特做的是传统行业,我关注的是科技领域。”

    “价值投资?”陈然差点晕倒,心脏病快犯了,“哪有在科技产业做价值投资的?”

    周不器眉梢一挑,“怎么呢?”

    陈然道:“科技产业是风险最大的一个产业,华尔街至少有上百个资本基金号称在做价值投资,都是以传统产业为主,科技产业为辅。价值投资的本质是长线投资,科技公司哪有什么生命力?当年的王安、康柏、施乐是世界上最好的科技公司,不是说倒就倒了吗?现在的索尼、松下、飞利浦、诺基亚、摩托罗拉,不也快完了吗?全世界有几家科技企业的寿命能超过30年?”

    一般情况下,只有投机分子才会玩科技,价值投资的坚守者都是玩传统产业。巴菲特后来买进苹果,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苹果的研发经费可控,没有无底线地做研发;第二,苹果商店的佣金制度,已经转型为一家服务型公司。

    周不器太明白这个道理了。

    曾经硅谷第一的雅虎,很快就完了;曾经国内第一的方正,说破产也破产了。十几年后,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在排队挨揍,华为被外国打压、联想被本国打压,小米在海外发生了xx门、中兴也在逐步地失去海外业务……整个行业一片萧条,就没有一家能过安稳日子的。

    这行的风险太大了。

    国内如此,美国也一样,当局天天叫嚣着要对高科技企业征收附加税。奈飞还被美国电信公司给告了,认为他们占用了太多的流量。要求奈飞除了支付流量费之外,还要支付一笔额外的费用。欧洲在不停地开罚单,美国本土也不断地在反垄断调查,要求拆分科技巨头……

    巴菲特的投资原理是正确的,跟国内的私募大佬林园都是同样的逻辑。

    可是!

    周不器不一样!

    他先知先觉!

    至少未来10-15年里,他看上的那些高科技企业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个别的像英伟达、奈飞、谷歌、苹果、企鹅、暴雪等公司,未来甚至可能带来几十倍的回报。

    至少在这段时间里,周不器可以承担起高风险。

    大不了十几年以后先知先觉失效了,已经功成名就的世界著名金融家周不器先生就可以退隐江湖了,不玩私募了。或者调整投资策略,不再给出各种各样夸张的投资回报承诺了,就可以安安稳稳地鸣金收兵。

    “所以说啊,别人都不行,只有我行。”周不器笑了笑,自信满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