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好名声怎么来?

    第1373章 好名声怎么来? (第2/3页)

人士捐赠的希望小学。可就是没有生源。后来我小姨去走访过,发现家长们……怎么说呢,完全是愚昧无知,孩子留在家里还可以当一个劳动力,去上学有什么用?”

    “后来呢?”

    “我小姨她们为了能让孩子们去学校里读书,就自掏腰包出了20万,说是小孩来上学可以赚钱,有钱拿。”

    “馊主意。”

    周不器摇了摇头,这方法就跟老爷子给村民发钱是一个道理。发钱可以,但要有方式方法。就像后世中刘强栋回老家给村民发钱……其实就只发了一次。然后就发现苗头不对,就不发了。把更多的给捐给了市里、县里,去建设文化广场、图书馆之类的了。

    石婧琳轻轻一叹,“我小姨那时才大学毕业,还不太懂嘛。每天放学,都要给学生发钱。孩子们拿着钱回家,第二天才能继续来上课。”

    周不器皱起眉头,“然后就出事了?”

    “对。”

    “怎么了?”

    “钱丢了。”

    “唉。”周不器也有无奈,“村子里没有银行?把现金带在身边?”

    “嗯,只能带现金,然后就丢了。”石婧琳颇为叹息,“没钱了,就发不出去了,就到处查,看看是谁偷的。结果不知怎么口风就变了,说是支教的老师把国家捐款的钱给私吞了,以后不给孩子们发钱了。家长就怒了,就冲进了学校要钱。她们没有钱,就都被打了,打伤了。”

    周不器不由地愣怔。

    脑海中想象那种画面,真是不寒而栗。

    石婧琳的小姨,还有她的朋友,应该都是富家小姐才对,所以才能自掏腰包20万,怀揣着理想在大学毕业后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也算是一段人生回忆。

    结果遭遇了这种打击。

    几个二十来岁的从大城市过去的女孩子,被一群愤怒的村民围堵住了、殴打了,那惊恐的场面可想而知。

    石婧琳接着说:“好在有校长还有几个本地乡村老师给挡着,给她们关在了一间教室里,才没被打惨。后来给县里打电话,去了很多人,把她们给接走了。那时候我刚高考完,去看了我小姨,肩膀和腰上都有几处都被打青了。她有一个同学,脊椎骨都错位了,运气差一点就瘫痪了。”

    老爸呆呆地说不出话来。

    老爷子沉默不语。

    周不器点了点头,“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爷爷,琳琳说的她小姨的事,跟你给村里人发钱,其实没什么区别。有区别就是您名声太大,是一尊大佛,每次去村里发钱都有派出所的人跟着,安全有保证。”

    石婧琳咬牙道:“反正从那以后,我小姨就再也没捐款过,再也没去过农村。”

    周不器笑着说:“格局小了。”

    “她都被打了!”

    “换位思考啊,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家也没错。”

    “没错?打人还没错?”

    “我说了,换位思考啊,这是有信息差的。你站在村民的角度来看,他们对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认知的,他们就认为钱是属于他们的,富人是要欺负穷人的。他们的生活本来就那么困难了,又听说有人私吞了属于他们的钱,你说能不愤怒吗?要说有错,也是这中间居心叵测煽动、造谣、污蔑的人。这才是小姨她们几个去支教最应该解决却没能解决的问题。”

    周不器其实是给爷爷讲这其中的道理。

    可是没办法。

    爷爷辈分大,而且一辈子要脸要体面,一个当孙子的总不好去教育爷爷吧?爷爷就算听从了,心里也会不舒服。

    这情商就太低了。

    拿石婧琳来说事,去教育、指点自家老婆,这就没问题了。

    石婧琳是个顶聪明的姑娘,也乖乖配合,眨着眼眸,好奇地问:“什么问题啊?你说清楚。”

    周不器道:“单从你这个故事里咱们分析,小姨丢钱之后,很快村民就有反应了,就闹事了。这背后肯定有人在煽动挑事。谁在煽动?应该就是偷钱的人了,他们害怕被查出来。可是,谁有本事偷了钱,还能煽动村民?”

    石婧琳恍然大悟,“在村里有影响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