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3章 专利的门道

    第1553章 专利的门道 (第2/3页)

裁。

    双方是业务上的合作伙伴才对。

    “我觉得……”沈向阳犹豫了一下,摇摇头,“不好说,很复杂。”

    周不器问:“是技术方向的分歧吗?”

    沈向阳道:“是,可我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

    周不器追问:“怎么回事?”

    沈向阳神色讪讪,“我……我不知道我这么说合不合适,这要是在美国,肯定有种族歧视、地域歧视的嫌疑……”

    周不器笑哈哈,“有啥不好说的,又没外人。”

    沈向阳低声道:“这个库里安,是个印度人,有一种自负的民族自豪感。昨天刚来的时候,王建带着几个人请他去吃烤鸭,结果你猜库里安说什么?他说加点咖喱味道会更好。”

    周不器一下就想到了那种即视感很强的荒唐画面,笑哈哈地说:“对,印度人不都这样嘛,我记得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跟我说印度的新德里跟我们的首都一样繁华。我也是真奇怪了,这种级别的社会精英,竟然也会有这种荒诞的社会认知。”

    沈向阳忍俊不禁,“对,他昨天来的时候,我去机场接他。回来的路上堵车了,堵了快20分钟。我还挺抱歉的,结果你猜他怎么说?他说没关系,说他的老家新德里和燕京很像,也经常会堵车,他都习惯了。”

    周不器笑着说:“真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民族自豪感。”

    新德里也堵车,那堵的是马车、牛车、三轮车,这特么能一样么?

    不过再一想想,也能理解,这是人之常情。

    库里安出生在印度,大学毕业后才出国去的美国。他来华出差,总要尽可能地维护自己祖国的尊严和体面。就像周不器去硅谷,逢人就说我国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迅速、经济向好,是全球最适合投资的地方。

    大家都差不多。

    果然,沈向阳就顺着这个思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王建……他争论的不是技术方向,而是在某种程度上的这种……不至于是国家尊严的高度,也至少是行业维护。双方不在一个赛道上,讨论起来就很难产生碰撞。”

    周不器很好奇,“怎么回事?”

    沈向阳道:“是这样,其实在大方向上,双方的讨论是有共同基础的,大家都希望紫微云能变得越来越好。同时,能够尽可能地省钱,减少不必要的研发浪费,最大化地利用好国内外的计算机人才。初步共识已经达成了,紫微云的国内业务和海外业务,会组成一个12人的技术决策组,国内国外各自出6人。每次在做项目和方向讨论的时候,都会上交到这个12人的技术决策组。然后会有申请、评估和分派的环节,把大项目拆解,分派给国内外的团队去做,避免造成重复。”

    “挺好的啊。”

    “可讨论到专利方向的时候,出了些差错。”

    “专利?”

    周不器本来就不懂技术,对专利级的技术,那就更是一窍不通了。

    沈向阳道:“今年,微软云申请的专利数是126个,亚马逊云的数量是52个,谷歌还没正式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