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7章 企业家来拍板

    第1567章 企业家来拍板 (第2/3页)

机,必须要上指纹解锁功能。不能再拖延了,否则这个创新成果必然被别的手机厂商抢走。”

    沈向阳接着说:“虹膜识别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准确度虽然不如指纹识别,可安全性更高。”

    “安全性更高?怎么理解?”

    “指纹识别,需要把手指按上去。如果是公共的硬件识别设备,就会留下指纹的痕迹。有心人只要把上面的指纹誊下来,就有办法根据指纹完成认证。虹膜识别的优势是无接触,缺点是识别的细节太多,准确率不高。”

    “虹膜识别没有可取性,至少不适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我可不想把眼球近距离地对着摄像头,我怕被红外线紫外线什么的灼伤。我们不做这个方向。”周不器很快就做出了决断,“我们重点的发力方向还是人脸识别。”

    沈向阳道:“人脸识别的准确率比虹膜识别还差。”

    周不器道:“可人脸识别技术具有直接、友好、方便、符合人们认识规律等诸多优势,这才是最符合市场需求的认证方式。”

    沈向阳很认可他在应用层面、市场层面的理解,不过技术层面还是需要多说一些,“传统的二维人脸识别已经搞了很多年了,弊端太多了,光照、姿态、表情等变化都可能影响识别结果。所以这两年兴起了三维识别技术。”

    “做成了吗?”

    “这个方向很前沿,更多的还是处于理论阶段,有些人很着急地就去做应用研究。去年9月份,清华的一个博导还跟我聊过,说是想带着手下的几个博士做基于三维人脸轮廓线的gabor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相结合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我觉得太冒险了。”

    沈向阳暗暗摇头。

    在他看来,在这种新兴领域中,博士们更应该做的是一些底层的理论性的研究,旁征博引,多做实验多讨论,把各个理论路线融会贯通,才能从中品评优劣,给行业带来学术性的反馈。而不是随便找一个没有得到市场验证的理论,急急忙忙地在应用层做研究,然后拿出研究成果去申报专利、申报经费。

    要是理论方向错了,就算做出了研究成果,那也是毫无价值的垃圾专利。

    浪费了国家的研究经费不说,还把博士们的大好年华给耽误了。

    应用层的研究当然也要做,应该由本科生、硕士生来做,不过更多的还是应该由企业来做。

    由公司里经验丰富的cto来从市场中诸多的理论路线中挑选出一个方向,或者干脆由企业家直接拍板去下注豪赌,赌某一个方向未来能够大获成功!

    赌成了,企业就成功了。

    赌失败了,理论方向选错了,研究方向选错了,实力差点的公司基本也就完蛋了。

    就像智能手机领域,苹果选择的是人脸识别,很快就风靡全世界;三星押宝的是虹膜识别,市场不认可,浪费了好几款旗舰机型,要不是三星家大业大实力雄厚,搞不好就彻底失去高端机市场了。

    周不器很多事情见多了,就习惯了,无力改变就只能假装视而不见,“你呢?你做了什么理论研究?”

    “我?”沈向阳哭笑不得,“我现在都不在一线科研了,我哪能做出来什么新理论。无非就是根据学术和行业上的一些基础理论方向,做出一些判断,择优而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