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 胶片转制

    第1577章 胶片转制 (第2/3页)

单地介绍了转制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胶转磁”,通过专业的设备把胶片转化为磁带,再存储为序列帧文件,然后就可以制作成数字影像了。

    沈向阳道:“我去环球影业看过,转制的过程其实不难。可很多胶片都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就很麻烦了。”

    周不器问:“胶片应该存留很多吧?”

    沈向阳笑着说:“哪有?也没那么大的仓库存储啊。”

    埃里克·冯显然也知情,进一步地解释道:“电影的发行方在电影上映之前,会把胶片运输给各个电影院,电影院放映完了之后,拷贝会被发行方收回。发行方挑出几部质量比较好的拷贝进行保存,其他的胶片会集中销毁。就好莱坞来说,围绕着胶片的存储体系非常完善。绝大部分的胶片都有5-8个的长期备份。可是好莱坞电影的量太大了,总归有一些运气不太好的影片,所有的胶片都遭到了破坏。”

    周不器道:“数量不多,手动修复就行了。”

    埃里克·冯摇摇头,“物理修复这好说,好莱坞这边的保存比较好,也有很多备用可供使用。可有一个问题是胶片长期保存之后的共性,这是材料层面的。胶片保存几十年后,会出现色彩失真、噪音、清晰度下降、影音不同步,抖动刮痕等很多问题。”

    周不器知道这还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过去近百年,全世界的影像作品都是由胶片拍摄的。好莱坞这边还好,有着很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对胶片进行科学化地保管和存储。

    可是除了好莱坞,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地方有这样的工业化理念。

    这也就意味着全世界的“老影像”,想要放在互联网流媒体平台上播出,都可能要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修复。

    尤其很多胶片拷贝是孤品,没有任何备份,修复工作就更复杂了。

    周不器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录像带、dvd这都是数字信息吧?”

    埃里克·冯笑道:“录像带和磁带是模拟信息,dvd和硬盘是数字信息。”

    周不器道:“dvd也卖了十几年了,这就是数字版本的电影啊,好莱坞巨头们已经把这份工作做好了。”

    埃里克·冯摇摇头,“我看过相关的调查报告,好莱坞电影的转制的工作,其实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电视节目更少了,连5%都没有。现在很多人还在租录像带呢,因为有些老片子根本就没有dvd版本,发行方只发行了录像带版本,却不愿意再花钱转制成数字信息了。”

    好莱坞的发行公司都唯利是图,如果某些电影的受众比较少,可能赚不回转制的成本,他们可能就不会发行录像带和dvd了。

    包括80年代的迪士尼。

    当时的迪士尼,穷得都快破产了,就找来了迈克尔·艾斯纳和杰弗瑞·卡森伯格,让他们来拯救迪士尼。

    当时,卡森伯格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把迪士尼的动画片都转制成录像带去市场上销售!

    过去的迪士尼电影,就只有胶片版。

    这就有一个好处,没有盗版。

    全世界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