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章 球衣广告赞助合同

    第1741章 球衣广告赞助合同 (第2/3页)

助合同,对赞助商的压力太大了,这会把很多有意向与我们合作的赞助商挤出门外。”

    周不器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陈文昊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谈判成本太高。欧洲足坛掌控在足球人手里,这些人玩足球的水平很高,让他们玩商业,恐怕不太擅长。绝大部分的商业谈判,都由中间商经手。我看过曼联的老文件,上一份赞助合同的中间人费用,高达450万英镑。”

    周不器皱起眉头,“有猫腻?”

    陈文昊是自己人,所以他更敢直言,“欧洲足球跟美国体育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暗箱操作,缺乏透明度。在NBA,科比的合同金额可以精确到几个美分,那都是公开可查的。欧洲足坛就不行了,欧足联官员的工资都查无可查。”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

    在周不器入主曼联之前的那一份赞助商协议,中间人的费用高达450万英镑,很有可能是存在猫腻的。

    当时,主持那笔交易的是大卫·吉尔。

    出于曼联的利益,他不可能在曼联这边动手脚,可是他可以找自己信任得过的中间商合作。支付给中间商佣金过后,极有可能会有回扣。

    陈文昊道:“为了减少中间商的佣金,所以合同一般要签得很长,通过长合同来平摊谈判成本。”

    周不器冷哼道:“为什么要找中间商?以曼联的品牌吸引力,还需要由中间商牵线搭桥?莫名其妙!”

    劳伦斯哈哈一笑,“我们的团队足够地专业,我们也许不懂足球,但是商务运作会更加擅长。”

    周不器点了点头,“嗯,第二点呢?”

    陈文昊道:“那大概就是成绩了,成绩好,赞助商的费用高,成绩不好,费用就低。可是球队的成绩不可控,如果每次只签短期协议,万一球队陷入了几年的低谷,就拿不到太好的赞助合同了。签下一份长合同,就可以把这种风险转嫁给赞助商。”

    “嗯,第三点呢?”

    “市场风险,比如欧债危机,希腊球队的赞助合同都在大幅度地缩水。长合同可以抵御市场波动,转嫁风险。”

    周不器失笑,连连摇头,“真是如意算盘,球队不愿意承担风险,赞助商就愿意承担了?这又是给赞助商设定的毫无道理的门槛,会加剧赞助商的评估难度。”

    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了。

    传统的商业思维,是想办法从用户身上尽可能多地赚钱,是自上而下的;互联网理念,是以用户为核心,是自下而上的机制,因为只有跟用户接触的第一线员工才最了解用户,要以用户的利益为考量。

    为用户考虑得越多,用户越受益,双方的合作基础就越牢固,就越有竞争力。

    周不器接着说:“曼联跟奔驰的赞助合作,我们要多考虑奔驰的利益。用户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这才是良性的合作关系。哪怕以后和奔驰不合作了,可是曼联和奔驰合作期里的友好关系,以及曼联为奔驰开出的许多优惠条款,足以让曼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