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章 挨家挨户的移动生态体系

    第1750章 挨家挨户的移动生态体系 (第2/3页)

的先进性。

    战略思路其实跟周不器是一致的。

    是依靠一个庞大的生态来对抗单一的某一款产品。

    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传统的手机巨头,做的是一款手机、一个产品。苹果建立的是一个移动生态体系,iPhone也好、iPad也好,都只是实现这种移动端生态体系的工具。

    这就是降维式打击。

    苹果推出的这一套模式,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当然不缺乏模仿者。

    库克缓缓地道:“好熟悉的感觉,索尼也是这样。”

    “咳咳……”

    周不器忽然有些小尴尬,有一种被点名的感觉。

    索尼抄袭苹果,背后就有他的影子。

    当初为了帮助漫威从索尼影业手里收回“蜘蛛侠”的版权,而且推荐紫微星和索尼的全方位合作,索尼的董事长霍华德·斯金格就请周不器当过顾问,咨询过索尼产业转型的可能性。

    周不器肯定了霍华德的思路,并利用紫微星国际、紫微星环球的资源予以配合,让索尼走上了抄袭苹果的道路。

    好在周不器表情管理到位,很快就掩盖住了,“对,索尼。索尼利用PSP这款现象级的终端设备,开启了移动端的全娱乐布局,游戏、音乐、视频、阅读,甚至紫微星还专门为PSP开发出了一款专属的Helo,以便通过PSP来进行社交。”

    库克叹了口气,“坦白地说,乔布斯在我们的总裁会议上对索尼并不重视,甚至觉得可惜。PSP是很棒的娱乐产品,但是……但是这只限于娱乐。在移动的时代里,终端设备必须要有覆盖方方面面的功能才行。没有娱乐不行,只有娱乐也不行。”

    周不器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否则当初他也不会为帮索尼出谋划策来转型了,因为他知道索尼的转型必然失败,依靠着PSP这款掌上游戏机来布局移动互联网,太不现实了。

    索尼被时代甩在身后是有道理的,反应太慢了。

    直到2013年,索尼才反应过来。

    此前,索尼因为手机业务低迷,就跟爱立信的手机业务合并了,组成了“索尼爱立信”这家公司,双方各自持股50%。

    到了2013年,索尼发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不可抗拒,就赶紧布局,把爱立信持有的那50%股份给买回来了。

    “索尼爱立信”又变成了“索尼”,开始在移动互联网市场重拳出击。

    黄花菜都凉了。

    鲍尔默带领的微软虽然也备受诟病,被认为是一家被互联网时代抛弃的科技巨头,可微软毕竟是微软,比索尼强多了。

    打造一个产品的生态体系,必须要有拥有市场号召力的终端产品才行。

    Xbox发展得很好,可这玩意是家庭游戏机。

    微软的移动生态不可能围绕着Xbox来打造。

    现在,Xbox视频、Xbox音乐、Xbox游戏都在朝着移动端倾斜,而微软现在还没有一款真正的移动端产品……

    再联想到微软即将推出新的基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以及10月11号发布会上要亮相重磅级的硬件产品……

    这一下,微软的整个移动生态的布局就清晰了!

    库克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