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6章 没戏

    第1826章 没戏 (第2/3页)

    “啊?”周不器有些好笑,“你又在感慨什么?”

    朱俊道:“不是感慨,就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现实,是主动权的差异。”

    周不器点了点头,“是啊,主动权。”

    朱俊道:“不说别的,就说我的公司。公司里的员工谁要是不听话,我一句话就能把他开除,主动权完全在我手里。我在韩国也收购了公司,想开除人就不那么容易了。这还是解聘环节,招聘环节就更是了。”

    周不器深有感触,“是啊,在国内招人,可以挑挑拣拣,招聘方牢牢地握有主动权。求职者但凡有一点不好,就可以轻易地予以否定,不管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在国外……硅谷其实还好,跟国内差不多,竞争也很激烈,是供不应求,招聘也很苛刻。在英国、德国、韩日这些地方招人,那可就麻烦大了!”

    供不应求,是供给方占主动权。

    供大于求,是求职方占据主动权。

    硅谷的互联网环境跟国内差不多,人多、职位不够,竞争压力非常大,招人的时候可以设置很多门槛。

    在欧洲、韩日这些地方就不一样了,不说供大于求……至少在紫微星的用人标准里,当地的相关人才明显不够。

    为了满足求职目标,就只能是降低标准,很多小毛病都是能忍则忍。为了能让他们入职来工作,就算不爱加班工作不那么努力,也只能认了。

    因为不用他们就没人可用了。

    只能妥协。

    可即便供给方都这么妥协了,求职方还是不满意,会不停地抗议、不断地罢工,组织工会要求更好的待遇。

    资方肯定不满意被员工压榨,这就造成了全球化经济形态下的产业转移。尤其是一些低端产业,本来利润就低,资方还被员工们压榨,趁早别赚钱了,赶紧把产业转移到那些资本权力更大的低人权地方去。

    朱俊道:“归根结底,还是看主动权在谁手里。权力掌握在资本手里,员工就要任凭资本的压榨;权力掌握在员工手里,资本只能去跪舔员工。”

    周不器跟他同乘一辆车,要去崇明岛呢,听到这话,就扭头看他,忍不住好笑道:“最近社会学的书没少看啊?”

    朱俊叹了口气,“没有,就是对足球的一些感慨。国内的足球想要做起来,有一道不可能逾越的槛。一句话,没戏!”

    “不至于。”周不器摆了摆手,没兴趣讨论一些太深刻的话题,然后开玩笑地说,“别的不讨论,如果只看市场效应,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供给方的不足导致的权力寻租,碾压了太多求职方的足球梦。14亿挑不出11个能踢足球的,要是1400万人,说不定就真的挑出来了,就真的打进世界杯了。”

    朱俊哈哈大笑,“神奇的逻辑!”

    周不器很认真地说:“真的,踢球要靠人。人多了,人就不是人了。”

    朱俊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转了话题,“说真的,没有青训基地就没有了,崇明岛足球基地那是徐根保的家底,他不可能转让。”

    周不器问:“没机会吗?”

    朱俊道:“没机会,不说别的,你知道那100亩地现在价值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