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9章 专利的市场运营

    第1899章 专利的市场运营 (第2/3页)

利公司的关系网都很强,可以跟一些部门协商,官商一起对专利持有方施加压力,高价把专利买过来,然后广泛地对外授权。价格可能高一点,但至少有供给了。”

    周不器道:“由专业的公司来运作,效率也会更高。”

    “对。”周绍宁点了点头,“把专利统一起来运作,也会有更大的渠道优势。技术研发的风险太大了,很多小公司辛辛苦苦研发出来了一款专利,想授权给有需要的厂商,可是缺乏行业渠道,就只能烂在手里。这时候,这种专利运营公司就可以出面了。”

    经他这么一说,周不器感觉对这个行业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还真是这么回事。

    技术和市场之间,有着一道跨越不了的门槛。

    传统的思路,是由企业家居中协调,左手技术、右手市场,综合性地评估,从而把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中的商品。

    最典型的就是iPhone了。

    初代iPhone一亮相,简直是亮瞎了全世界,好似技术爆炸,太震撼了。实际上,这手机根本就没啥技术创新,都是老技术了。

    只不过是以前没有乔布斯,再好的技术也要放在研究所里蒙尘。

    不过,这一类的人并不多。

    只要出现了,大概率都是世界上有名有号的大人物。

    更多的时候都是科学家的一厢情愿,大学教授、研究员或者小公司的创业者,辛辛苦苦搞出来了一套不错的技术,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研发是成功了,怎么把技术推广出去?

    这时候,专利公司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就比如会员制的RPX公司,这家公司在全球有几十个会员,HTC、三星、索尼、中兴、华为、爱斯达、微软、谷歌都是其会员。

    假如有一家小公司,研发出来了一个新的基于手机的视听专利,可这家小公司缺乏市场中的渠道,怀里抱着宝贝,却没法变现。

    RPX公司这种“专利流氓”,就可以像个天使一般地下凡去拯救他们。从小公司手里高价把专利买过来,然后跟旗下的会员们联系,说最近又搜集到了一个新的视听专利,有需要的可以尝试。

    这么多手机厂商总有几家会上阵尝试新技术,甚至会成为新款机型的主打新技术、新功能,市场就打开了。

    各方都获益。

    行业的技术发展也取得了进步。

    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够引领全世界,很大原因就是来自这种“专利流氓”的市场化推广。

    像微软、苹果这种大公司,他们都有着主营的核心业务呢,对专利授权这种事不是很重视,自家有什么技术创新了,也不会卖力地向全世界推广。要是科技行业都是这么搞,新技术就不能快速的广泛的普及开,技术发展就不会这么快。

    技术研发本就是九死一生了,下一步的技术推广,又是九死一生。谁能掌握了市场,谁才能在科技行业里掌控雷电。

    周不器对此若有所思地说:“国内没有一家类似的机构吧?”

    “没有。”周绍宁就是技术出身,他太了解了,“专利运营的核心在于诉讼。国内也有过几家所谓的专利运营公司,都有点……怎么说呢,有敲诈勒索的嫌疑。国外的这些专利运营公司,我们业内都称为专利流氓,科技市场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那个阶段。国内就没有一家官方支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