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2章 新的兼并购理念

    第2302章 新的兼并购理念 (第1/3页)

    马特里克笑道:“游戏是创意产业,为了防止创意的趋同性,就应该保持很多有着竞争关系的游戏工作室的独立性。这不仅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考量,也会更符合我们当下的发展情况。”

    周不器笑着说:“收购起来更容易了吧?”

    马特里克坦言道:“没错。”

    像《部落冲突》这种游戏,虽然还没有发布正式款,但测试版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口碑极好。

    这就意味着游戏推出正式版后,有很大的概率获得成功。

    畅游预计要斥资1000万美元收购这款游戏背后的工作室Supercell。

    可一旦这款游戏成功了,那未来的收益就不是1000万美元了,可能是1亿美元,可能是10亿美元。说不定火爆全球了,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手游之一,价值可能会达到100亿美元。

    不过,这里有一个隐藏因素,那就是风险。

    成功了是这样。

    万一没成功,那创业团队连1000万美元都拿不到了,到时候还会把前期投入都亏得血本无归,那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无所畏惧。

    可有人来送鞋了,谁还愿意光着脚丫子到处跑?一旦穿鞋了,也就开始对风险担心起来。

    这就是大公司去收购创业公司的优势了。

    大公司可以很轻松地扛住游戏失败的风险,失败了无非就是亏了1000万美元的投资。创业公司就不行了,他们连前期投入的几十万美元的亏损都有点承受不住。

    所以对很多创业公司来说,被大公司兼并购,也算是创业公司三条成功之路中的一条。

    可这里还有一层隐患。

    对创业团队来说,这家公司是他们辛辛苦苦创办出来的,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就算把公司卖掉了,他们也希望把孩子养在自己手里。

    这就存在分歧了。

    在企业的兼并购行业里,收购往往是最容易的。

    难的是兼并购之后的重组。

    重组过程里,最难闯的一关就是“人”。

    就比如Supercell的创业团队,他们在Supercell里,已经习惯了自己做主自己做决策,一旦并入到畅游之后,就要听畅游的指挥了。

    这就会经常性地出现理念上的分歧。

    很多时候,创业团队就会听调不听宣。

    时间长了,矛盾就会激化。

    就比如当初谷歌收购YouTube,被世人所赞叹……可兼并购的背后,却是血淋淋的,谷歌要把YouTube并入到自家的体系里,后来就陆陆续续地把YouTube的创业团队几乎全部都给开除了。

    雅虎也是。

    紫微星国际收购雅虎之后,周不器想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手起刀落,把几个手里掌握着雅虎执行权力的副总裁给开除。

    大公司有这样的担心。

    创业公司当然也有,他们也不愿意被开除,不愿意看着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被别人给夺走。

    这就导致大公司在收购创业公司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阻碍,创业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