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3章 人情资本

    第2463章 人情资本 (第2/3页)

这小子不学无术,就把自己往女人的沟里带,真是无可救药。

    没一会儿,聂才俊就过来了。

    手里拿着一个大文件夹。

    讨论的果然是资本层面的事。

    周不器还以为是紫微星的IPO流程出了一些麻烦,问道:“哪方面的问题?国内这边肯定一路绿灯,是纳斯达克的麻烦?”

    聂才俊笑着说:“不是IPO的事,这种级别的IPO,各方都在努力推进,没人会设障碍。我要说的是……嗯,在8月份的IPO之前,紫微星要不要在国内新启动一轮融资?”

    “啊?”

    周不器微微一怔。

    这就有点不合常理了。

    紫微星根本不缺钱啊!

    账户上现在有现金超过170亿元,甚至还有将近2亿美元的外汇现款。出售UC集团的案子还没正式确认,这还没算在内呢。

    就算缺钱,这还有半年就上市了,启动新一轮融资的意义是什么?

    聂才俊缓缓地说:“前几年,国内的金融管理很严格,对民间私募并没有放开。紫微星在融资的时候,主要是以一些大型的双币基金为主。”

    所谓的双币基金,就是账上既有美元,也有华夏币。

    一般都是大型私募。

    前些年国内政策没放开,很多私募为了做业务,就要绕开相关的限制,往国外跑。就是在海外注册好私募基金,然后在海外募集一些美元,再回国申请牌照,在国内募到华夏币。

    就形成了双币基金的格局。

    过去这些年国内资本市场上活跃的IDG、红杉中国、软银中国、启明星、高瓴资本、今日资本之类等一批早期风投基金,基本都是走这种由外到内的流程。

    聂才俊接着说:“过去几年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国内为了活跃金融市场,就开始放开限制了。民间的私募基金开始发展起来。一夜之间出现了几百家。可是,时间上已经错过了。紫微星已经成长起来了,不需要再融资了。”

    周不器这就明白他的意思了,“专门给这些国内的新兴私募基金开一轮融资?”

    聂才俊点了点头,“国内的互联网市场在蓬勃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如果仅从中美两个国家来看,过去十年,美国遥遥领先;现在进入了新的移动互联时代,双方已经基本持平;再过几年,我甚至觉得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可以发展得更快、更好,也可以有更活跃的资本市场。”

    周不器认可这样的判断,“我同意。”

    聂才俊道:“国内的资本市场跟国外还不太一样,有着很大的人情因素。”

    “人情?”

    周不器对此就不太了解了,毕竟这是国内的一个新兴市场,他还没怎么接触过,以前接触的都是红杉、软银这种世界级的资本巨头,那真是唯利是图。

    聂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