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1章 电池

    第2481章 电池 (第1/3页)

    来到了3月份,年味已经没了。

    周不器也开始了他的全球旅程。

    毕竟相比于稳定的国内业务,海外业务才是他更大的追求和挑战。前几年他在国内,跟BAT什么的斗得还津津有味,到了现在这个阶段,让他去斗……他都没什么太大的兴趣,更多的是以合作的姿态跟他们相处。

    窝里斗没啥意思。

    全球市场那么大,去海外竞争并且成功胜出了,这才能展现出世界级企业家的风采。

    这样的思想,周不器并没有隐藏,在国内见到很多的业内好友以及政府官员的时候,都多次地流露过。

    为此也获得了各方极高的赞誉。

    认为他是国内当代最有格局的企业家,代表了年轻一代的希望。

    这次去美国见马斯克,主要是跟特斯拉有关,跟他谈谈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的事。

    特斯拉虽然上市了,但经营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产能根本就跟不上。不仅是产能跟不上,造车成本也居高不下,甚至造车成本比销售价格还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斯克打算玩“自营”,还真不是一个类比,他用的就是self-support这个词。

    “自营?”周不器就很惊讶,“特斯拉不是已经自建了工厂嘛?”

    跟手机制造不同,汽车制造是个极其复杂的大工程。

    苹果、爱斯达、三星、小米这些手机厂商造手机,都是委托给第三方的代工厂来生产。这其实就是互联网思维。

    后来国内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一开始也采用这样的模式。

    这显然不现实。

    汽车跟生命安全有关,必须得全程把关、万无一失才行,委托给第三方去代工……这不是把车主的性命都委托给了第三方?

    这也太不负责任了。

    马斯克就叹了口气,很无奈地说:“现在的整个汽车产业,都是围绕着燃油车构建起来的。很多燃油车的配件,根本就不适配电车,至少不符合特斯拉的标准。”

    周不器就知道这里的难点了,“所以要从零开始?”

    马斯克道:“从零开始也不至于,在很多的技术和工艺方面都可以延续,只是需要按照特斯拉的标准进行一定的升级和改变。”

    周不器一听也就头大了,“这可难了!电车产业一片空白,市场上的那些油电混动的汽车,也都是以燃油车的框架为主。你这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