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1章 被成本优势击溃的科技信仰

    第2801章 被成本优势击溃的科技信仰 (第2/3页)

   因为史余柱当首富了,觉得自己应该响应号召,也应该听从一些领导的指示和安排,做一点应该做的事了,然后就开始重资投入朝着科技的方向去发展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凄惨,研发成本最终一定会落在产品身上,计入产品的成本中去。昂贵的巨人电脑,完蛋的速度之快就跟过山车似的,前一眼还是行业巅峰,再转眼一看……死翘翘了。

    对普通人来说,别看他们平时喊的很欢实,好像每一个人都有科技信仰……可实际上需要他们真金白银去支持的时候,一定都是去买物美价廉的东西。

    蒂姆·库克为什么会被乔布斯看上,被他请去了苹果当coo,后来又当上了ceo?

    因为当时库克在电脑巨头康铂公司工作,主管供应链。

    可他的业务没有受到重视,他看好的国内市场,却没有得到批准。

    后来结果就很打脸。

    曾经世界前三的康铂电脑,在同行们享有低成本优势后的低价竞争里,商品遭到了严重的滞销,一下就死翘翘了,玩不转了。

    这本是一个悲剧。

    库克却成了最大的赢家,成了行业里炙手可热的经理人,因为事实证明他的策略是对的,越来越强大的惠普和戴尔,以及迅速成长起来的联想都足以说明他的商业眼光超前且正确。

    所以即便库克完全不懂技术,也一下就被乔布斯给相中了。

    乔布斯个人不喜欢来华。

    国内的盗版盛行,他最厌恶的就是知识产权的盗窃。可作为一个大商人,这不乏让他做出最冷静的判断,聘用了库克的目的就是让他重新去搭建苹果的供应链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的利用好国内的制造业优势和产业配套的政策决心。

    等库克后来成了苹果的ceo,苹果就取代微软成了科技巨头里最亲华的一个,因为他太清楚苹果产品的生存力在哪里了。

    电脑行业如此,手机行业也是如此。

    到了电动车行业,那也错不了!

    汽车听起来是个挺高大上的行业,可随着技术的普及,这玩意就会越来越大众化。只要不是百万级以上的豪车,在通用型汽车的领域里,最大的竞争力依然是成本,而不是科技。

    国内想要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就一定绕不开汽车产业。

    跟汽车产业相比,电脑和手机加在一起都微不足道。

    这一天,周不器就这个思想长篇大论,说了一个多小时。

    一共安排出来的时间就只有90分钟。

    基本都是在听周不器讲。

    其实与会的还有很多人,都是国内车企的大老板,不过基本都是国企,在国内汽车圈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周不器一点面子没给他们,因为这些车企都是靠着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跟外国车企搞合资办起来的,用的都是国外淘汰的或者边角料的造车技术,而且授权价格都极其昂贵,在国内卖卖还行,拿到国外去,人家看都不会看一眼。

    可如果是民企造电动车,这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互联网参与进来以后,进入了车联网的时代,一切都还会发生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