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华容县

    第四百二十二章 华容县 (第2/3页)

也足以引兵冲杀!

    拥有五个武将技,其中,五阶武将技‘神火旋张’,是‘旋灯火’和‘烈火旋灯’的进阶武将技。

    总的来说,陆逊文武双全,只是,谋略和军事方面的能力太过突出,将武力遮掩了下去。

    简单叙了几句,众人话题回到当前大战上。

    “文长将军,伯言将军!”

    庞统嘱咐道:

    “你们这一路,虽有二十七万人马,但没有精锐级兵种,锐士级士卒也只有四万,其余皆府兵,战力并不强!”

    “夏侯惇、司马懿所帅军队,曾和燕国激战多年,又在草原和胡虏征战,乃百战精兵也!”

    “夏侯惇征战沙场数十年,勇力非凡,司马懿更是当今才智之士,又有二十万百战精兵,不可小窥!”

    “以吾之见!”

    顿了顿,庞统语重心长的说道:

    “当依托夏口重城优势和长江水军之利,和敌周旋,不求破敌但求不败,只要做到这一点,就是大功一件!”

    闻言,魏延和陆逊相互对视一眼,遂对庞统抱拳说道:

    “尊太尉之言!”

    的确,他们麾下兵马,看似达到二十七万之众,多出夏侯惇、司马懿七万,但士卒精锐程度却远远不及。

    而且,夏侯惇、司马懿军中,甚至还有‘铁鹰飞卫’这等强军,正面应敌,以他们的军队实力,的确不如。

    是以,早在来前,在陆逊的建议下,两人已经决定以守为主。

    这次魏楚大战,决定性的胜负,不在他们这一路。

    “哈哈!”

    邢道荣笑道:

    “夏侯惇的确武勇,司马懿才智高绝,但文长和伯言也不差,依托夏口城池和水军,足以匹敌!”

    “不过……!”

    话音一转,邢道荣继续说道:

    “士元之言也的确有理,你们这一路处于弱势的,当以防守为上!”

    “文长!”

    转头看向魏延,邢道荣嘱咐道:

    “此战关系重大,夏侯惇倒罢了,司马懿着实深谋远虑,智计百出,当今天下,唯有士元和寥寥数人可以堪比,此战,汝当多听伯言之策,不可随意冒险!”

    这却是他知道,魏延性格倨傲,而且好走险棋,虽说有奇谋特长,但面对司马懿这等对手,他那点奇谋,基本起不到作用。

    所以,邢道荣特意嘱咐了这么一句。

    要不然,以魏延那倨傲的性格,加上他才是主将,搞不好就要在司马懿手上栽跟头。

    魏延虽然性格倨傲,瞧不起许多人,但并非目中无人之辈,起码,对真正的大才是佩服的。

    在楚国,魏延佩服的人有三个。

    首先是邢道荣,不止是主公身份,那一身无敌武力和精妙的军阵指挥,他自认不如。

    其次是庞统,这一点勿需说,智慧方面,魏延深知,自己拍马也赶不上。

    就像原本时空面对诸葛亮一般!

    然后是黄忠,这个老将,二十多年相处下来,魏延明白自己的确逊色一筹。

    所以,邢道荣让他多听陆逊的,魏延虽然有些不爽,但还是听进去了。

    当年,连庞统都在陆逊手下吃了个不大不小的亏,魏延虽然觉得自己不比陆逊差,但也从未小觑过他。

    “罢了!”

    心头的确在盘算一些险招的魏延,听到庞统和邢道荣都让他一心防守,不要冒进,也就打消了那些心思。

    到底是征战沙场多年的大将,成熟许多,不再是愣头青,还是听得进劝。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因为庞统和邢道荣都是他佩服之人。

    另一方面,却是这些年来,魏延虽然也立下许多战功,但在楚军中,远未到独树一帜的地步,其地位和威信,不足以支撑心底的傲气和执行。

    简单来说,理性压倒了自负心理。

    两厢叙话没多久,大军已经纷纷登船,告别魏延和陆逊,邢道荣等人跟着上船,向对岸南郡而去。

    过了长江,四万大军急速行军,半月后,越过千里,到了华容县。

    远隔十余里,前方一座浩大的连绵军寨浮现在眼前。

    这里,就是一年来,楚军建造的军营。

    华容县,原本是南郡一处偏僻小县,和江夏相邻,被险峻的高山密林阻隔。

    二十多年前,赤壁兵败后,曹操就是从附近一处山坳险地逃至中原。

    按理,这样的地方,不是屯兵拒敌所在,毕竟,有高山密林挡路,魏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