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豪强决断

    第二十七章豪强决断 (第1/3页)

    日上三竿,张瑞撅着屁股睡意正酣时,远在阳曲县外,郭氏坞堡内。

    人工挖掘的鱼塘内养着种类繁多的鱼苗。周围点缀着各种景观植物,在晚春的微风中抽出嫩绿的枝芽。

    好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尤其在这战乱不断的并州,显得格外珍贵。

    平静祥和的氛围被一阵密集而又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围聚在一起争夺鱼食的鱼群受惊纷纷潜入水下。

    垂钓者顿时失去了兴致,缓缓收起鱼竿,皱着眉头说道:“老夫教育过多少次,遇事沉着冷静,才能临机决断,方策精详?”

    郭淮留下一众心腹,独自走到自己这位深谋远算的祖父面前,恭敬的行礼问安。

    郭全见此才稍稍满意,急促却未失冷静,是可托付大事之才。遂退去身上蓑衣,带着郭淮走到旁边凉亭内坐下,问道:“何事不能决?要来麻烦我这把老骨头?”

    郭淮这才恭敬的道出缘由:“祖父,孟县贼种种事迹,孙却不能解。唯恐决断失策,祸及全族。”

    郭全点点头,道:“此贼确与一般流寇迥异。其言蛊惑性极强,若汉室不及时发兵。某恐并州不为汉室所有。”

    郭淮还是第一次听到祖父对孟县贼如此高之评价,诧异不已。问道:“若如此,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吾族岂非危矣?”

    郭全对自己这名孙子的见识愈发满意,说道:“吾已致信并州刺史丁原,详谈此贼之害。若丁建阳还有一丝大汉官员的担当,亦会派兵肃清此贼。”

    郭淮对此却不大抱有希望,说道:“祖父若还是大司农,建言丁建阳定不敢不从。”

    “但如今他一心只想带兵进京。仅看他不来太原,反驻兵河内便可知,他无心并州事物。若无汉庭中枢建言。他丁建阳恐无心理会这边陲之地的本分小贼。”

    郭全默然,知道一切恐如自己孙子所料。即便郭全自己,亦不过是尽人事而听天命。

    沉默片刻,郭全问道:“孟县贼子又行何事了?”

    郭淮自袖口取出一份请柬,说道:“阳曲县令邀某前往县衙赴会。却只字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