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广推教化

    第二十九章广推教化 (第1/3页)

    郭氏所图究竟为何?

    张瑞深感自己缺乏一个谋主。

    如果身边有个荀彧、诸葛亮这种人才,还需要自己亲自动脑吗?

    没有他俩,他们兄弟荀谌、诸葛瑾也行啊。

    荀家、诸葛家分散押注那么多诸侯,怎么不押注一下自己?

    蓦然,张瑞明白郭氏这番举动是为何意了。

    这不就是在押注投资自己吗?

    派遣十名族人投效,而且正好半文半武。

    文士投身县政体系,即便将来汉室收复阳曲,他们郭氏仍为阳曲豪强。

    武将投身张瑞麾下,张瑞势力壮大,他们亦能分得一杯羹。

    即便孟县军固步自封,他们也已混入孟县内部,仅冲这五人的情面,张瑞也不会无故大肆屠戮郭氏族人。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郭氏嫡长子郭淮并未参与其中。无论将来政局如何,郭氏都能置身事外。一切不过是十名族人的自作主张。

    这手阳谋,真是算尽了一切。

    虽然被算计了,张瑞心情却是大好。

    这乱世被人算计也是对自己实力的一种肯定。

    最怕别人理都懒得理你,根本无视。那才是真正的糟心。

    说明别人根本不看好你,其势必不能久,只等其自生自灭。

    随后张瑞便在郭淮的陪同下接见了郭氏十名族人。

    算不得什么出色人才。

    但以孟县军的底蕴,也确实没什么挑剔的资格。

    如今两县丈量土地、刻录户籍,已经快要把一众文吏胳膊累断了。

    现如今,只要是个识文断字的人,都能被两县抢破头。

    面对突然出现的五名文士,两县官吏差点在县衙内火拼,生拉硬拽着将五人抢走。

    作为主公张瑞都不知道这五人究竟被怎么划分了。

    至于那五位习武的族人就比较简单了。

    交给高顺略一考校便打散进各屯当中。其中才华最高者在预备役里做了个队率。最平庸者只做了一个伍长。

    妥当安置了郭氏五名族人后,郭淮便主动告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