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人才济济

    第五十八章人才济济 (第1/3页)

    汉代实行的是轻田租而重赋于民的政策。

    各种赋税名目繁多,及至灵帝朝赋税屡加屡重,百姓不得不弃土逃亡,饿殍遍野。

    各种算赋、口赋、更赋征收起来十分不便不说,还导致天下豪强隐匿户籍,百姓流亡。

    张瑞便决定改变税收方式。此次召集全境文武亦正是为了落实此事。

    毕竟比汉室当下多了两千年的见识,如果死守如今的收税模式,那历史上那么多能臣将相的变革图强、锐意进取还有何意义?

    新华夏已经免除农税自然学不得,那便往前递推。

    华夏税制改革最著名的便是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张瑞决定加以借鉴,在孟县施行新的税收模式。

    不再以人口为收税重点,而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

    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如此收税模式固然有损豪强利益,但也比之前强征豪强土地温和许多。

    既然摊丁入亩能硬顶着后世强大的地主阶级反抗推行顺利,张瑞相信孟县新政亦能妥善施行。

    豪强顽抗之局面如果能通过税收解决总好过动用铁骑。

    果然当张瑞将想法说完,裴潜便率县抚掌称赞,道:“若行此税法,虽然豪强需多纳田税,但亦好过强征其田。如此某有信心游说县内其余两家豪强解甲。”

    文臣们喜笑颜开,只感觉日后征税之事可化繁为简,压力大减。

    武将们却一个个精神紧张。要知道府兵制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免田税,免更赋,即全家免徭役。

    如今赋税尽皆以田为算,那如何吸引境内俊杰从军入伍?

    张瑞便笑着安慰道:“凡入役府兵者,另立军籍,全家不纳入收税户籍。”

    如此一众将校方才喜笑颜开。若如此,不出三年,军籍家境殷富,民众必生向往之心。士皆以从军为荣,则军人声誉高于众人矣。

    军籍有如此便利,必然有无数人想蒙混其中。考核军籍就成了重中之重。

    于是张瑞看向王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