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名将徐荣

    第十九章名将徐荣 (第2/3页)

会屈身从贼。

    卫觊则是努力的屏住呼吸,竭尽全力想隐去自己的存在感。

    因为卫觊敏锐的发现,好像自己的一席话,导致两位权势最大的幕府主簿产生严重分歧。

    河东太守府主簿激动地热泪盈眶,恨不得高呼主公仁义。

    而建义中郎将府主簿则面色铁青,虽然一言不发,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愤怒与无奈。

    不过卫觊内心深处,还是更倾向于赞同主公当前决议。

    不同于张瑞,卫觊更多的是从功利角度思考。若人心在我,大业早晚可期。拯救大阳百姓或许会拖延大军兵锋。但却能赢得河东人心。

    无论官僚将校还是士绅黔首,都没人会希望自己的主公是个刻薄冷血的功利之人。

    自古以来,人们心中的明君都是能抱以仁义,能施行仁政的。

    至少生长于儒学官宦世家的卫觊,此刻对主公仁义是敬服不已。

    盯着地铁图,张瑞负手而立,眼神平静如水,心中却带有狠意。

    审配固然有大才,但若敢恃才傲物。

    自己亦不介意将其调出幕府。

    今日便是要看一下这位慷慨雄烈的审正南究竟如何行为。

    是否会因为自己决断与其提议相悖,而无所作为,或者从中掣肘。

    房间内一时陷入沉寂,只剩下裴绍奋笔疾书的沙沙声。

    片刻后裴绍写完通牒,奉于张瑞面前,问道:“主公,且观之可否?”

    张瑞一目十行的看完,回复道:“可!”

    裴绍立即躬身行礼,说道:“绍这便去选派信使,即刻发檄大阳。”

    待裴绍离去,审配则拱手说道:“主公,既传檄文,便不可不防范不虞。一旦大阳守军枉顾太守府通牒,吾等需即刻立威立信,沿河西进。”

    张瑞满意的点头。

    审配还是那个慷慨忠烈的审配。能慷慨死节者,怎能不尽忠职守。

    “当为之奈何?”

    审配手指黄河,说道:“堂堂之阵,我太原大军不弱于人。正面对垒大阳守军,全靠将士奋勇。然吾等需谨防驻扎渑池的董卓所部。可令铁骑沿河巡视,待敌半渡而击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