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聚众成势(为我煌哥的万赏加更)

    第六十九章聚众成势(为我煌哥的万赏加更) (第2/3页)

势单力薄。

    等讨董结束,天下已经是强者为王。没有粮草供给王柔除了劫掠,就只剩下投靠鹰扬将军府一条路可走了。

    可是大军主力都被张瑞征调,王柔又能去劫掠谁?

    使者面露难色,这种大事委实不是他一人能够决断。

    “请君为某带言给护匈奴中郎将,鹰扬将军府将首倡义兵,三郡皆爰举义旗。黄河以北,非友即敌!将军不兴义兵,难道欲助董贼?若阵容两立,三郡皆不再供粮与贵部!”

    使者彻底大惊失色。诚如鹰扬将军所言,护匈奴中郎将大军已再无回转余地。

    若是不肯兴兵讨贼,供给都将自此断绝。

    非友即敌!

    鹰扬将军言出必信之名晓喻并州,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了。

    使者已然感受到张瑞决心,不敢再多言,拱手拜别,说道:“鹰扬将军义举,某将详述于中郎将。无论如何,吾等都感激太原数月来的粮草资助,必不侵犯将军辖境。”

    张瑞一笑,起身送别。

    相信王柔必然会派出步骑前来助阵。

    非但为了朝廷大义,也为了世家豪族的利益。

    王柔出身于太原王氏,正是既行官僚体制的受益者。

    董卓以下叛上,越过故主袁隗把持朝堂,这种背主弃义的行为,彻底得罪了所有士人阶层。

    士人阶层必然与其不死不休。

    其实韩馥是个老实人,他说的一句话,点明了群雄讨董的真相。

    他说:“现在天下大乱,我们是帮董氏呢,还是帮袁氏呢?”

    结果被他的部下治中从事刘子惠大义凛然的骂了一顿:“兴兵为国,谈何董氏、袁氏?”

    但张瑞觉得刘子惠就是想用家国大义掩盖肮脏的政治真相。

    就联军那些逡巡不前的诸侯哪有一丝兴兵为国的模样。

    天天在大营里不是聚会就是喝酒,这也能算为了家国大义?

    归根到底还是董卓得罪了士人阶层,哪怕他后来为党人正名,大举任用士人,还是被士人所恶。

    联军中的诸侯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后将军袁术、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全是名动一时的士人。

    这些人全是董卓提拔的封疆大吏。

    而这些人到任后就开始阴谋叛乱。

    包括后来的刘表,被董卓任命为荆州牧,到任以后也立即跟董卓划清界限,然后做起了土皇帝。

    就这些人反对董卓的一切理由都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是站在士人一方而已。

    兴兵为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