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河如长城

    第十章河如长城 (第2/3页)

军机的贾诩以及大量参军在一旁旁听。

    韩浩乃为众人从头讲解到:“如今天下形势如风云席卷,以顺诛逆,大势已定。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则洛阳只能困守八关。而后将军出河东,自风陵渡跨越大河,南阳后将军袁术出武关,以震三辅。逆贼董卓将腹背受敌,一日数惊。最终困死在洛阳。”

    这一点跟鹰扬将军府的作战预案不谋而合。

    在河内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便是孟津渡。历史上联军为守卫此军事重镇,韩馥派遣从事赵浮、程涣将强弩万人屯孟津。

    如今鹰扬将军府更是在这里驻扎了两万大军,既能沿河防备,又能以此为跳板,发起进攻。

    而酸枣盟军则重走楚汉战争之路,争夺洛阳东方重镇荥阳,占领成皋之口(即虎牢关所在的成皋县)。这里有洛阳最大的粮草敖仓。

    当年刘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

    但与历史不同,孤军奋战的董卓除了要抵御关东的酸枣联军,还要防备河内孟津的偷袭。

    一旦禁军主力东出成皋,孟津的联军就会渡河,出现在洛阳城北数十里处,既可选择进攻洛阳,亦可选择掐断成皋禁军的粮道。

    这还只是洛阳周围的战事。

    在洛阳西方的弘农郡与河东郡一水相连。

    黄河几字形拐角处,在河东境内有有黄河最大的渡口,风陵渡。这里驻扎了高顺所部精锐无比的步骑万人。

    这个渡口不仅仅是见证了杨过与郭襄的凄美爱情故事。

    描写风陵渡的诗除了“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故人”这首爱情诗以外,还有更出名一首“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仅看诗就可知晓,跨过风陵渡,南方就是八百里广袤秦川。甚至在风陵渡南方七里处就有中原最著名的雄关之一,关中门户——潼关。

    一旦袁术攻克武关或者鹰扬大军攻克潼关,整个关中三辅八百里秦川都暴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