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袁绍之人

    第二十一章袁绍之人 (第1/3页)

    何颙的提议令董卓难以心安。

    当今局面的确如其所言,除了交州,这天下未与自己为敌的就只剩下了西凉叛军,韩遂、马腾等人。

    正所谓,卧榻之边,岂容他人安睡。

    一旦自己迁都长安,难免韩遂、马腾等人因为惧怕而与其他诸侯合流。

    但自从在鹰扬将军手逃过一劫就变得沉默寡言的牛辅,却忽然发言,说道:“高祖都关中十有一世,光武宫雒阳,于今亦十世矣。案《石包室谶》,宜徙都长安,以应天人之意。”

    《石包室谶》是当今天下非常流行的一本谶言书,天下术士无不识此书,牛辅一向迷信,对此书奉为圭臬。

    历史上董卓便是以此书为据,在朝堂上提出迁都长安。被杨彪骂为邪书,不足为信。

    但如今在幕府中讨论,却是可以畅所欲言。

    董卓对书中谶言非常感兴趣,现实的难处亦不能视而不理,说道:“然西凉马腾、韩遂等在旁虎视眈眈,贸然迁都恐引起叛军恐慌。尔等以为当如何处置?”

    董越再次议题道:“可高官厚赏以收其心,封韩遂为镇西将军,马腾为征西将军。与彼辈歃血为盟,引为已用。或许可驱虎吞狼,令其进攻鹰扬狗贼。”

    侍中周毖夸张的大笑。

    引起董越恼羞成怒,怒骂道:“狗贼,安敢辱我!”

    董卓怫然不悦,问道:“何故大笑!”

    周毖笑着说道:“又欲封官,不见鹰扬将军前车之鉴?如今叛乱四起,正是朝廷树立威信之时。无缘无故封赏西凉叛军,岂不是自曝虚弱于彼辈?叛军无信无义,一旦见相国心虚胆寒,本不欲兴兵亦会趁势劫掠。”

    董卓只感觉头痛不已,为什么又是如此?

    截然相反的意见,却又莫名其妙的都有道理。

    暴躁的吼道:“都给某滚出去!让某自己清净片刻!”

    董卓的烦躁,张瑞感受不到。相反在河内的联军营内,如今一片喜庆、欢腾。

    其一是来自河北的义军,终于抵达了河内。

    渤海是个人口百万的大郡,太守袁绍征兵三万参与讨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