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皇权不下乡?豪强可以洗洗睡了

    第一百零二章皇权不下乡?豪强可以洗洗睡了 (第2/3页)

,专门教导行伍队列、军事经验。

    对这种情况,张瑞不鼓励但也并未压制。因为这显著提高了教习的社会地位、薪资待遇,又使残疾老兵有了养家糊口的工作。在许多方面,也算是造福于民,推动了张瑞十分关切的教育发展。事态发展都是有利有弊,总体而言这种形势还算是利大于弊。

    除了这种奢华的豪强学社,征西将军府治下的大部分学社都相差不大,得益于太原、河东、长安强大的工商业,基本普及了纸、笔。

    但在某些偏远乡村却也依旧存在着以沙盘当纸,用芦苇秆代笔的落后学社,勉强有一名粗识文字的教习教书育人。一旦规范教习执教资格,这种学社受到的影响最大。

    于是张瑞慎重的问道:“若按审配之言,严格规范教习资格,教习数量岂不是更不足为用?如此恐怕有损教育普及。”

    蔡琰淡然一笑,在书架上取下一份数据档案,递给张瑞,说道:“良人应该看一番这份册文具体详情。”

    张瑞打开看了一眼,里面记录了大量密密麻麻的数据。

    如今征西将军府治下的政务太多,许多数据档案基层官员造册回执以后,张瑞完全不会去看。

    便比如此次科考各县的报考人数,官员皆有详细造册,上报长安。张瑞完全没有闲心去看看各县具体的报考人数。

    这些数据一般都是由杨修、阚泽这些从事记录在心,以供张瑞咨询。

    蔡琰天天为张瑞诵读各种册文,经常答疑解惑,所以也会经常翻阅各种数据,熟记于心。

    必须要承认,人的记忆力是有差距的。张瑞看过一遍的数据转眼便忘,而像蔡琰、杨修、阚泽这种天才,却皆过目一遍就能将各种数据记忆的丝毫不差。

    阚泽为人抄一本书,抄完就熟背于心了。蔡琰历史上流离涂炭十几年,却依旧能默写十几年前看过的珍贵藏书四百余册,没有丝毫差错。

    所以张瑞看了片刻便合上档案,扔到了桌案上,对蔡琰说道:“挑重点为某讲讲。”

    蔡琰乃回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