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定襄太守

    第一百二十八章定襄太守 (第2/3页)

器重。最早担任功曹掾的是裴绍,作为第一位襄助孟县政权的官员,裴绍担任功曹掾乃是众望所归。

    随着势力壮大,裴绍独掌一郡,接替裴绍的是裴潜。

    裴潜升任内阁辅臣后,如今掌管吏部的官员是王机。

    王机出身首届科考。

    在首届科考中脱颖而出的人才们,如今都已经身居高位。

    榜首法家弟子刘胜担任刑部中郎。榜眼王机则担任了吏部中郎。

    作为掌管人事升迁的吏部中郎,王机对征西将军府官员了如指掌。

    立即开口推荐道:“某推举民部政法司长丞卫觊,卫伯觎出任定襄郡太守。”

    王机的推荐顿时令张瑞眼睛一亮。

    果然势力的壮大还是需要群策群力,若非王机提及,自己几乎都已经忘记了这位贤才。

    卫觊历史上为曹操坐镇关中,发展生产,极大的恢复了关中实力。

    作为总督一方的官员,去治理只有五个县的定襄郡,能力完全不在话下。

    在王机之后,审配推荐道:“某推荐故河东郡北部督邮孙资,孙彦龙。科考舞弊案中,孙资被免职,便一直再未受用。其毕竟有功于太原,若就此赋闲于家中,恐损太原老臣之心。”

    当初的科考舞弊案,完全是张瑞借题发挥的工具,意欲借机设立监察使司和锦衣卫。

    以汉室督邮权限之杂乱,监视一个崭新的科考制度,有疏忽乃是必然之事。

    可是就这样起复官员,还升迁一级,会在官员中形成一种极差的风气,官员犯错,毫无影响,只需要免官回家休息一段时日,将来就能顺利官复原职。

    这种风气一开,很快官员就会对律法权威就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将会一如宋明官员一般懈怠松散。

    因而张瑞坚定的拒绝道:“孙资有过在身,又寸功未立,绝不可贸然授予重任。念起有功于太原,任命其为定襄郡治下中陵县县长。”

    “日后官员皆同此例。起复之后,降职叙永!”

    孙资被否决,工部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