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积蓄实力,以拖待变

    第十章积蓄实力,以拖待变 (第1/3页)

    展示完神臂弓,科学院牵来了一匹全副武装的战马,战马身上披覆有全套甲光明亮的马铠。

    曹操感慨“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羡慕的便是这种军国重器。

    裴琚向张瑞介绍道:“此乃科学院依汉室马铠改进而成,依旧采用流水线生产。铁官批量冶炼甲片,工匠以绳编连。“

    “全套马铠包括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六部分。”

    “其中面帘保护马脸,鸡颈保护马颈,当胸保护前胸,马身甲保护躯干,搭后保护马臀,寄生竖在马尾。使战马除耳、目、口、鼻以及四肢暴露以外,全身都有铠甲的保护。”

    张瑞围着战马转了一圈,可以看到战马被庇护的的确十分严实。刀剑正面劈砍也不一定能砍破,远程弓箭更不可能射穿重甲。

    强大的防护力背后,则是机动力降低的巨大代价。身披这种沉重铁甲,战马不可能长途奔袭。

    这种玄甲骑兵,真正的用途是在战场上一击决胜负。像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一样,趁敌军疲敝之时,三千玄甲骑兵发动突袭,一战击溃敌军十万,生擒敌军主将。

    这种精兵,三千就能影响十万人规模的主力决战,整个汉末也没爆发几次十万人规模的决战。

    所以张瑞打算只组建三千人的甲骑具装部队。在与关东诸侯对战时随步兵主力行动,参与野外决战。

    以右将军府的战马充裕程度,即便六千匹战马全程陪伴步兵行动,依旧能组建上万精锐铁骑负责战略机动,断敌粮道。

    甲骑具装的情况,张瑞有所了解,进而问道:“马铠产量如何?”

    裴琚答道:“甲片只需要批量制作即可。有模具一名铁官徒每日可产甲片数百枚。慢在工匠以绳编制,二十名工匠,一日产马铠仅有五套。”

    这凡事只要涉及手工制作,就会比较缓慢。二十名工匠编制马铠,日产五套,还是每人都只负责一种甲具编制。这效率也就是说一人想编制一套马铠,至少要四天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