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刘协中兴的契机

    第一百一十四章刘协中兴的契机 (第2/3页)

逃走,时刘宠有强弩数千张,于是征召境内兵士,出军都亭。国人素闻陈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陈国独得完存,百姓归之者众十余万人。”

    “后虽经朝廷削减,陈国依旧有雄兵上万,强弩上万张。初平元年(190年),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陈王刘宠乃率领军队屯驻于阳夏,自称辅汉大将军,众达数万。”

    “刘氏豪杰何其多。”张瑞感慨道:“若朝廷能出现一位明君,不再昏聩腐朽,重用贤士,未尝不能复兴。”

    荀彧赞同道:“如今逆臣郭汜已被太尉所诛杀,李傕亦被吸引至河南。朝廷完全由天子作主,素闻天子贤明聪慧,若有军资为用,或许能再兴汉室。”

    “还有何事?”

    “还有最后一件事。”荀彧面色凝重,说道:“入春之后本应春雨连绵。但是岁以来,关中滴雨未下,大旱恐不可避免。”

    张瑞头疼不已,这恐怖的冰河时期,真是一年也不得消停。

    张瑞不由得想,历史上汉献帝在关中,是怎么渡过这场大旱的。

    而事实上,被张瑞揣测的汉献帝,在这次旱灾中的表现,甚至不弱于张瑞本人,十分有明君之资。

    兴平元年(194),关中大旱,谷价腾贵,一石至钱五十万,宽安中人相食。

    七月,献帝令侍御史侯汶出太仓贮米作粥施舍饥民,但侯汶克扣粮米,饥民死者如故。

    献帝生疑,亲自于御座前量米做粥,遂知有诈。乃使侍中刘艾追查,将侯汶治罪,自此之后,饥民多得保全。

    若没有郭汜、李傕二人为害,汉献帝未尝没有可能会延续汉室国祚。

    张瑞乃吩咐道:“文若此前曾提议慈善仓,今岁大旱正是检验其成果之时,令关中严查各慈善仓储粮情况。同时令常平仓准备放粮,平息物价。”

    荀彧点头,说道:“关中已承平数年,百姓薄有积蓄,只要能管控粮价,百姓断不至于饿殍遍野。”

    “对了,前线战况如何?”张瑞问道。

    荀彧说道:“前线详细军情报告在五军都督府,太尉府仅知晓战略态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