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陆逊执刀

    第三十五章陆逊执刀 (第1/3页)

    忠君、孝祖、敬德、保民,大概分别对应着忠、孝、仁、勇,即孟朝治国的四项国策。

    由第一项忠义的影响,便可见在孟朝国策下,百姓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举止等会在四项国策下发生哪些潜移默化的改变。

    每个朝代的百姓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比如周朝诸夏百姓的尚武与开拓进取,秦汉百姓承战国余烈的豪猾与桀健(《后汉书·酷吏列传》),魏晋百姓的阴柔与奢靡,唐朝百姓的豪迈与慷慨。

    因为得国极正,所以张瑞可以问心无愧的提倡各种美德,圣朝能够以“忠君、孝祖、敬德、保民”等各种美德治天下。

    这使张瑞能够最大限度的塑造民族特性,孟朝百姓讲会逐渐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特点,忠贞弘毅、尚武孝悌、修德修身。

    毕竟要想实现“保民”,保家卫国,总是需要提升自己的学识与武德,自幼习文尚武才行。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孟朝士人则会崇慕“忠君、孝祖、敬德、保民”,并以此为终身的奋斗目标。

    思想的统一,将极大的提高民族凝聚力,最终实现如周朝一般的风采,开拓进取,扫平四方。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痛击戎狄,惩治楚人),成为诸夏永远的民族辉煌。

    这意味着,在孟朝不会像后世宋、明一样,对胡虏疲软无力,而是会主动开拓四方,讨伐夷狄。

    首年的廷议十分漫长,一直到深夜方才结束。

    期间,六部九卿又通过了一系列的政令。比如刑部正式提出修订《孟律》,删减一些残害人体器官的酷刑,增加一些更细致、更全面、更贴近当下的法令。

    工信司提出了统筹规划全国工商业发展的孟朝五年发展规划草案。

    户部提出了全国农业与手工业划区方案等等。

    每一项都意义重大,廷议通过之后,就相当于为今年各部司立下了全年的工作目标。

    用不了多久,各部公卿就会带着详细的政令方案、推进措施、流程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