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胡姬入中原

    第四十五章胡姬入中原 (第1/3页)

    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在平坦的地面上像拼积木一样,铺设一条轨道能有什么难处?

    但只有土木工程的学子,才知道这其中牵扯的方面究竟有多复杂。

    张瑞也可以说是通过锦衣卫从头到尾关注了这条轨道修建之不易。

    为了验收这条轨道,负责项目的科学院教习亲自带队坐在了列车上,以证实项目可靠性与安全性。

    在掌声中,一众教习走到了张瑞面前,为首一人带头行礼,说道:“臣科学院冶金司首席执教蒲元,拜见陛下,恭问陛下圣安。”

    张瑞笑着点头,说道:“诸卿免礼。“

    对于蒲元,张瑞是十分熟悉的。毕竟是圣朝重点工程的首席负责人,锦衣卫早已将其资料查的一清二楚。

    蒲元并非关西人,而是益州蜀郡人士。因为“熔金造器,特异常法”而著名于世,所以被科学院所礼聘。在皇氏赞助的科学院冶金技术方面功勋卓著,逐渐脱颖而出,历经数年成为冶金司的负责人。

    不要瞧不起这种工匠执教。

    认真了解的话,科学二字,最经典的解释就是已系数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就是人类对过去经验的系统性总结。

    经验科学是最常见的学术流派。

    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匠,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算作当今时代伟大的技术前沿开拓者。

    事实上也是如此。蒲元的到来,对科学院冶金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没有显微镜,当今的科学发展无法在分子方面充足,只能凭着经验摸索,找到一个人们无法解释的方法。

    人类学者在这方面十分谦逊,即便是后世最发达的时代。很多科技发明,人类科学家也无法解释清楚原因。但就是知道这样做,会形成某种独特的效果,举世都未曾发现,并将其记录在案,成为专利。这就是最典型的经验科学运用。

    历史上蒲元之才为刘备、诸葛亮、姜维所赏识,多次参与蜀国的兵器锻造、木牛流马制造等重大工程,堪称蜀汉王朝的“大国工匠”。

    后来姜维更为他写过两部传记《蒲元传》《蒲元别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