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胡姬入中原

    第四十五章胡姬入中原 (第2/3页)

    这种大国工匠,举世无双的冶金、工程人才,在孟朝建立后,招揽却十分顺利。

    这不是群雄割据的乱世,而是大一统王朝。孟朝就是如今的天下共主,科学院招揽其人参与技术研究。蒲元乐颠颠的就到了长安,到科学院履任。

    毕竟他又不是清流名士,无需要养望,沽名钓誉。相反作为一名技术宅,能在科学院中更便利、更富裕的搞研究,他正求之不得。

    对这种技术人才,张瑞也没讲什么冠冕堂皇的大义。这些耿直的人才也不会在意,只想赶紧回去继续研究。

    于是张瑞直接开口,说道:“卿等夙兴夜寐,屡克难关,终缔造轨道系统之曙光。朕心甚慰,嘉奖卿等团队共计两千万钱,由诸卿自行评定功劳,合理分配。望卿等能再接再厉,完善铁轨绕路前行,高低起伏等各个方面。功成之日,朕必有厚赏。”

    两千万钱?

    所有教习都传出了兴奋不已的欢呼,高赞道:“谢陛下隆恩。”

    隆恩是绝对没有说错的。

    轨道项目的教习、祭酒、数算学者、工程学者总共只有八十七人,就算再加上技术匠人,管理官员,一个庞大的项目团队也只有三百余人。

    一个项目,有这么多研究人员已经算是数量庞大。这些人会分去两千万钱中的绝大多数,因为他们的知识配得上这份赏赐。

    剩下的小部分才会给那些徭役、力士与体力工匠,平均能为每个力士增加两三个月左右薪酬的奖金。

    而这些教习最少也能分配两万钱,多者数十万。

    必须要承认,当一个国家越强大,财富越多,物价反而会越便宜。

    比如米帝,物价、肉价、油价等等皆极为低廉。二十美刀进超市,能推出一车的肉、奶、蛋、肠。

    亦比如晋朝,纵观史籍,在晋朝史书中见到最多的便是侍女成群,身着绫罗。

    虽然晋朝的情况很难说明百姓生活状况如何,但社会中存在大量财富是显然易见的。

    孟朝与晋朝所处时间段大抵相似,而孟朝工商业更为发达,从四面八方、天南海北各国运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