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文明相继

    第一百零一章文明相继 (第2/3页)

的凹陷、泥泞以及免去的大量摩擦力,就注定了铁轨的运力会远超泥路。

    人类文明的推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推进出来的,每一步的前进都与之前的铺垫密切相关。

    一种先进、精密的仪器,与之前的每一次文明推进都息息相关。

    便比如,美国航天飞机的火箭推进器宽度是多少?答案是一千四百三十五毫米,也就是所谓的四英尺八点五英寸。也就是是国际标准铁轨轨距。

    但若不学习究历史,或许很少会有人将这个尺寸联想到公元前战马屁股的尺寸。

    火箭推进器之所以选这个宽度,是因为当时的火箭推进器主要靠火车来运输,而考虑到火车运输中要通过一些隧道,隧道在建设时为成本考虑只比铁轨宽一点点,所以如果火箭推进器造的太宽就无法经过。

    而铁轨的宽度是由铁轨之父斯蒂芬森设计的。之所以选择这个尺寸,是因为四英尺八点五英寸是当时马车车轴的距离,当时建造铁轨的时候都是用马车运输的。

    马车的车轮之所以选择这个尺寸,是因为建设马车的西方人发现,这个尺寸正好是马路上车辙之间的距离。如果不按照这个尺寸设计,马路上的车辙很深,马车就会行驶困难,车轮磨损。

    车辙之所以是这个尺寸,是因为当时欧洲的道路基本都是罗马人为了军队行军铺设的,这个距离是古罗马人战车的宽度。

    之所以他们战车选择这个尺寸,是因为他们的战车需要两匹马来牵引,而那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就是四英尺八点五英寸。

    这就是著名的“路径依赖”理论。

    不论这个理论是否可靠,但至少说明马车与铁轨从一开始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孟朝没有必要好高骛远,因为不是蒸汽机头,便搁置前面的马拉车厢。想不经历前面的基础铺垫,一跃跳到火车文明,纯属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更何况轨距相同,蒸汽机头研发成功,直接取代骏马即可,铁轨的铺设并没有浪费。

    诸葛亮赞同的说道:“有铁轨相连,两地经贸会大为方便。此即臣所言整修道路的第二项意义。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