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帝国的消亡

    第一百一十六章 帝国的消亡 (第2/3页)

三万斤,胡姬六百人。

    贡金三年一次,在朝贡体系里很常见。毕竟有些国家,都已经距离中原王朝数万里了,一来一回可能都不止一年。

    消息传出,无数安息百姓扼腕痛惜,黯然垂泪。纷纷怒骂国王、大臣丧心病狂迎合东方。

    在汹汹民意下,许多官员羞愤辞官。阿尔达班四世也惶惶无主,不知所措。

    但绝不能说这种丧心病狂的迎合没有意义。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签订盟约的一个月后,诸葛亮率大军携带黄金近三十万斤,白银近四十万斤,以及三万工匠,十七万阿拉伯战马返回中原。

    大军还未走出安息境内,安息便发生了叛乱。

    萨珊帝国的开国之君阿尔达希尔,此时在安息南方沿海的法尔斯省已经担任高官。其背景可是比张瑞起兵时强太多。其祖父萨珊是阿纳希特神庙的祭司,父亲帕帕克是伊斯塔赫尔城统治者。

    在这种背景下,阿尔达希尔很容易便得到了法尔斯省地方世俗与宗教权贵的支持,宣布法尔斯地区独立,并起兵讨伐丧心病狂迎合东方的昏君阿尔达班四世。

    阿尔达希尔这位开创了一个数百年帝国的英雄,本应该与张瑞一样,俯视四海,权掌八荒。

    但历史却在其起兵的那一刻,发生了重大偏转。

    在收到安息求援后,诸葛亮率领的孟军立即停止折返,并在原地设置了行营指挥司,接手了贵霜的军事指挥权,同时从四面八方征调属国军队进入安息参与平叛。

    来自康居、来自贵霜、来自花剌子模、来自呼罗珊、甚至来自西部亚美尼亚的军队,全部汇聚到行营指挥司麾下。

    这些军队无一例外站在了安息一侧,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对阿尔达希尔的萨珊军队进行了联合绞杀。

    包括安息军队在内,联军规模多达二十四万,是叛军的五倍之多。

    哪怕阿尔达希尔再能征善战,也无法抹平这巨大的军力差距。更何况,诸葛亮一向作战风格是攻必胜,守必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