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真是找死

    第六十九章:真是找死 (第2/3页)

上的医院,是肩上的医术。

    至于火铳这些,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之物罢了。

    若不是为了这个国家、这片土地考量,陈松甚至都不会将火铳拿出来。

    听着陈松的话,陶成道笑而不语。

    这话,陶成道没法接。

    ......

    天色渐晚,陈松带着陶成道回到了家。

    为了安全起见,陈松亲手将火铳图纸交给了陶成道。

    收到图纸后,陶成道将图纸整整齐齐的叠好,揣进怀中,走出了大门。

    送走陶成道,陈松坐在书房中,接着书写那些未完成的教材。

    陈松这里波澜不惊,可是朱元璋那里,却如同洪水滔天一样。

    丞相人选久而未决,再加上朱元璋那模棱两可的态度,实在是让那些官员担心。

    随着事情的不断发酵,除了京官们呈上了奏折,就连地方官员也送上了奏折。

    这些奏折大同小异,基本上都在请求朱元璋能早日敲定丞相人选。

    朱元璋根本就不想敲定丞相人选,这些奏折在朱元璋的眼睛中,就像是臭狗屎一样臭不可闻。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一封奏折,不停的冷笑着,“呵呵呵,这下不仅是京官,地方官也送上了奏折,真是好啊。

    俺倒要看看,这背后到底有多少人,到底有多少人蹦出来。”

    朱元璋将手中的奏折扔进脚旁的炉子中。

    这么长的时间,已经不知道朱元璋烧了多少奏折。

    朱元璋在等一个机会,在等一个可以将这些闹腾的官员一网打尽的机会。

    朱元璋是个很有耐心的人,也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

    “又是一份!”朱元璋摇摇头,一脸嫌弃的将手中的这份奏折扔进了火盆中。

    火焰旺盛,朱元璋将火盆往旁边踢了踢,随后又扔进去了一本奏折。

    批阅了一阵,朱元璋有些厌烦。

    他看向站在旁边的庆童,道:“去将太子找来。”

    庆童行过礼后,急匆匆的往外跑。

    不久,朱标走进了御书房中。

    “爹。”

    朱标站在朱元璋面前,冲着朱元璋拱手行礼。

    朱元璋毫不在意的挥挥手,道:“上前来,有事要交代你。”

    朱标来到朱元璋旁边,问道:“不知是什么事情?”

    朱元璋靠着椅子靠背,指了指桌子上的那些奏折,说道:“将这些奏折分类,按照早日敲定丞相人选的和没有说这话的分为两类。”

    朱标按照朱元璋的吩咐,站在桌子旁边,开始进行分类。

    朱元璋靠着椅子靠背,看着朱标,道:“标儿,你可知道俺为什么一直吊着这些大臣吗?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敲定丞相人选?”

    朱标停了下来,看向朱元璋,“孩儿不知。”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解释,“我朝的丞相,先有杨宪,后有胡惟庸。

    这两个人都是不知君恩之徒,都是些小人。一朝得势,便小看天下人,让这些人当丞相,简直就是拿江山开玩笑。

    而且,你不觉得丞相的权利有些大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