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回乡(五更)

    第一百零三章:回乡(五更) (第1/3页)

    “陈松能有如此想法,人之常情也。让他回去一趟吧。在市舶司劳累了这么长的时间,回去一趟倒也无妨。”朱元璋大手一挥,同意了陈松的请求。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都想将京城设在凤阳,更别说陈松了。

    “对了,你看着给陈松赏赐些东西,免得回乡之后说俺吝啬。”朱元璋揶揄一阵,将奏折交给朱标,让朱标安排。

    “孩儿听命!”朱标接过奏折。

    两天后,朱元璋的旨意下来了,同意了陈松的请求,给陈松放了几个月的假。

    应天府到陕西距离遥远,此时不比后世,出发之前要准备好几天。

    将这些东西都准备好后,已经过了两天时间。

    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陈松乘坐着马车离开了应天府。

    身后的城门逐渐变小,陈松坐在马车里,看向车窗外。

    这次回去,陈松带着朱静安、赵峰赵岭兄弟俩、李三娃和张铁牛等人。

    好说歹说,陈松如今也是驸马都尉,马车不敢说有多豪华,也要比寻常的马车大上不少。

    陈松和朱静安坐在马车中也不显得拥挤,里面的装饰也要比寻常马车好上很多。

    李三娃、张铁牛他们这些人骑着战马走在马车周围,赵峰坐在车辕上赶着马车,赵岭和高二柱不会骑马,所以一并坐在了车辕上。

    出了应天府城,马车上了官道。

    陈松看到了官道两旁冒着黑烟的烟囱,不用想,这些烟囱肯定是朱元璋让工部修建的水泥窑。

    ……

    一路往西,趁着夕阳的余晖,马车进入了陕西地界。

    天气也开始冷了,陈松能好点,不管后世还是现在,都一直待在北方。

    可朱静安就不一样了,朱静安出生江南水乡,难免会有些不适应。

    她披着一件厚实的皮大氅,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

    “马上天就黑了,先找个地方住下吧。”陈松掀起帘子,冲着感谢的赵峰说道。

    “好!”

    赵峰应了一声,赶着马车往前。

    陈松已经到了潼关,洪武七年朝廷设潼关守御千户所,洪武九年设潼关卫。

    潼关地理位置重要,是关中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朱元璋拿下陕西之后,对潼关非常看重,洪武九年,对宋时潼关旧城进行扩建。

    如今,潼关城已经成了一个功能齐全,面积不小的城池。

    未至城门,城门口的卫兵便看到了骑着战马的李三娃等人以及后面的马车。

    卫兵们打起精神,目光全都放在了队伍上。

    这个时代,能骑的起战马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行至城门口,卫兵们围了上来。

    李三娃等人从战马上跳下,从怀中取出自己的路引以及身份明证。

    领头的卫兵从李三娃手中接过,眯着眼睛看了起来。

    领头的卫兵识字,当他看清这些东西后,瞬间变得恭谨起来。

    “原来是陈大人!”领头的卫兵换上笑容,把路引等物还给李三娃,随后让手下让开道路。

    领头的卫兵不认为会有人在路引上造假,更何况还是当朝驸马都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