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玻璃镜子

    第一百二十四章:玻璃镜子 (第2/3页)

豆苗的发育和土豆的产量。一旦土豆开花,就必须注意浇水。

    就算如此,土豆也要比小麦等粮食好照料的多。”

    远处有一大堆人朝着这边走来,走在最前方的是朱元璋。

    他头戴草帽,穿着一身黑灰色的短打,看上去和老农没什么两样。

    朱标也是同样打扮,跟在朱元璋的身后。

    看着满地绿油油的秧苗,朱元璋脸上的笑容都能咧到下巴上去。

    “不错,不错,长势喜人啊。”朱元璋不停的点头。

    头顶上的太阳高高挂起,朱元璋带着朱标等人在田垄中中转悠着。

    朱元璋非常看重红薯和土豆,几乎一有闲时间,就会来这里看看土豆和红薯的情况。

    田垄间的杂草很少,朱元璋在这里安排了大量的人手,地上的杂草根本就没有长大的可能。

    朱元璋朝着赵铁绳走去,赵铁绳老远就看到了走过来的朱元璋,他急忙朝着朱元璋迎了过去。

    “不用行礼!”看着站在自己面前准备行礼的赵铁绳,朱元璋摆摆手。

    “土豆和红薯怎么样啊?”朱元璋问道。

    “回陛下,土豆和红薯长势很好,没有什么问题。”赵铁绳回道。

    见的多了,现在的赵铁绳也没有第一次见朱元璋时的惶恐了。

    “那就好,红薯和土豆事关国本,不管多么重视都不为过。”

    “陛下,这里每天都有人看着,每天的情况都会汇总,上报太子殿下。”

    “好,就应该这样做。”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本来想干干活,可是这里的活早都被赵铁绳以及赵铁绳的手下干的差不多了,也没有什么可干的,所以,朱元璋在这里转悠了一阵,便回去了。

    忙碌了一天,赵铁绳回到了住处。

    因为要照顾红薯和土豆,所以赵铁绳暂时将家安置在了田地附近。

    这里的环境不如家里,可要比村里好上很多,赵铁绳也没有不满意。

    现在的陈松,坐在书房中,书写着自己脑海中的那些知识。

    其中,对朱雄英的教材已经简化完毕,随时可以给朱雄英上课。

    夜渐渐的深了,桌子上的蜡烛快要燃尽。

    陈松将手中的笔放下,看向窗外。

    一阵凉风从没有关闭的窗户吹进来,陈松打了一个冷颤。

    “市舶司走上正轨,可贩卖的货物不能只依靠着目前的这些。

    也该将玻璃弄出来了。有了玻璃,就可以制作玻璃镜子,玻璃镜子可是暴利啊。

    陈祖义虽然在海面上异常嚣张,但也不过是癣疥之疾,总会被消灭。

    要是将纯净的玻璃镜子卖到海外去,那赚到的钱,还会少吗?”

    陈松站了起来,一脸热心的在房间中来来回回的走着。

    玻璃的制作方法在高中学过,高中化学课本上就有记录。

    大明朝生产不了特种玻璃,但完全可以生产普通的硅酸盐玻璃。

    陈松坐了下来,取出一张巨大的宣纸,在上面书写玻璃的制作流程以及所需要的材料。

    其实,古代也生产玻璃,只是古人将其叫做琉璃。

    通俗点讲,琉璃就是有颜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