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一章:律法规制

    第两百九十一章:律法规制 (第2/3页)

    至于玻璃局的事,陈松也上了奏折,只不过陈松只是说了一个大概的处理方法,并没有细说。

    也是,都已经做到了这个程度,也算可以了,总不可能把饭嚼碎了再喂给别人吧。

    只不过,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现在上元佳节还没有过去,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但是,陈松制定出来的那四部律法,已经通过各地的驿站明发天下。

    毫无意外,又是一片骂声,天下商人,无一不喝骂陈松。

    之前那个官绅一体纳粮,已经让那些士绅们记恨上了他,现在又有了商人。

    这下子直接将自己放在了士绅和商人们的对立面。

    但陈松这个态度,朱元璋非常满意。

    朱元璋最看重的是全天下的普通百姓,至于这些士绅和商人的死活,朱元璋却没有那么太过于在意。

    陈松整天下士绅商人越狠,朱元璋就越高兴。

    常言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陈松的这个政策,动了那些商人的奶酪。

    朱元璋规定,上元节之后,就要按照陈松所规定的办法来实行,五月底必须全部推开。

    和之前相比,陈松的这些政策就相当于将这些商人送上了案板,没有了任何自由。

    做什么生意要管,卖什么要管,甚至连售卖货物都要开什么发票,几乎将商人们管的死死的,几乎没有什么自由。

    朱元璋之前规定死了商人的行为举止以及各种规制,但那些东西对于商人们来说并不太在意,因为这些东西并没有触及到商人的核心利益。

    可陈松的这些东西,触及到了这些商人的核心利益。

    尤其是盐政这块,陈松在工商这里说明,食盐收交朝廷管理,设置食盐督办总衙门,各地建设食盐售卖转运局,由朝廷转门负责,实施地区食盐贩卖制度,禁止跨区域售卖,所有食盐,都由朝廷管控,废除之前的盐引制度。

    至于之前朝廷所下发的那些盐引,规定在四月底全部兑换完毕,过期不候。

    日后,不再发行任何盐引,在规定时间没有兑换的盐引全部作废,成为废纸一张。

    陈松给朱元璋的办法就是这么个办法,至于能不能彻底的实施下来,就要看朱元璋的手段了。

    陈松的这些办法传开之后,天下商人们将陈松骂了一个底朝天。

    两淮盐商更是被陈松气的牙根痒痒,两淮盐商这些人大部分和朝中的那些文官们或多或少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在洪武朝,他们不可能将这种联系表现出来,但他们都属于那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样子。

    之前陈松弄的那个官绅一体纳粮就让他们吃了很大的亏,本来想着背靠着盐政将那些钱全部赚回来,可现在陈松反手将他们一军,一下子将他们打的措手不及。

    扬州府的那个两淮都转盐运司被关闭,里面的官员被调回朝中,书吏账房就地解散,所有文书全部封存,运往京城。

    扬州一带,那些盐商们就像是死了妈一样,悲痛万分。

    只不过,这一切都和陈松没有任何关系。

    此时的陈松,蹲在自家前院,逗弄着几条狗崽子。

    这是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家那边来人带过来的。

    朱元璋在陈松的老家也赏赐给了陈松一些田地,尽管陈松没有回去,但那边的管事一到佳节,就会差人来禀报各种事情。

    今年冬天,老家那边的管事便差人过来。

    在来的时候就从当地挑选了几个品相好的狗崽子一并带了过来,也不知道陈松喜欢什么,就有人说,像陈松这种勋贵,应该喜欢打猎,所以就弄了几条专门打猎的细犬。

    狗是陕西那边非常常见的猎犬,称关中细犬。

    头细长且窄,身上的毛很短,是专门为打猎培养的,通体呈流线型,奔跑时所遇到的风阻很小。

    据说二郎神的哮天犬,就是以这种犬为原型而来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犬并不好看,可现在的陈松却非常高兴。

    “这是什么狗啊?怎么这么丑?”

    朱静安站在陈松的旁边,看着脚下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