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朱元璋昏倒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朱元璋昏倒了 (第2/3页)

碴子的水,说喝就喝,现在一丁点冷风都不能见……”朱元璋自嘲的摇了摇头。

    身后的庆童以及随从们不敢接这话茬,这种话,只能闭着嘴巴听。

    天空擦黑,朱元璋又回到了御书房。

    坐下没多久,老朱忽然想起一件事。

    “标儿啊,过了年,英儿就十一岁了,也该定定终身大事了。”朱元璋看向朱标。

    朱标这次倒是没有迟疑,朱元璋说的第一句话,就被他听到。

    急忙来到朱元璋边上,道:“是啊,过了年就十一岁了。在新学学堂学了这么久,也有几分本事。也该定一定终身大事。”

    “不错,咱家婚事不能马虎,不能像其他人家那样。

    其他人家,只要差不多就可以,倒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可咱家情况不一样,正所谓娶妻娶贤,一个好的老婆,帮助不可谓不大。

    就像你娘一样,当年若不是她,俺早就不知道死在哪里了……”

    不知怎得,话题忽然扯到了马皇后的身上,朱元璋瞬间就来了兴趣,说着自己以前和马皇后的过往,不停的夸赞着马皇后。

    “全天下的女子,就只有你娘这么一个。俺不敢奢求能给英儿找一个如此出众的人,但也不能太差。”朱元璋嘴角微微翘起,一想到马皇后的能力,朱元璋就自豪。

    “这样吧,先将这事传出去,不着急的选,但也要让朝臣们知道。”

    “那出身如何选定?”朱标问道。

    朱元璋沉默了下来。

    马皇后的出身说高也高,说不高也不高。

    在正统读书人的眼中,其实就是泥腿子出身,比老朱强不了多少。

    朱标的正妻是常氏,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儿。

    朱棣的正妻是徐氏,是徐达的女儿。

    明朝不以出身选妃,可在明初,几乎绕不过这个坎。

    “闻说魏国公有一女,唤作妙锦。今四岁,已识千字,诗书礼仪具通,有旺夫之相。英儿长她七岁,相差也不大。”朱标说道。

    朱元璋捋着下巴上的胡子,直接否定了,“不行,这不行。”

    朱棣的正妻是徐达的女儿,如果以后朱雄英的正妻也是徐达的女儿,那徐达一家可是整个大明朝除了皇家之外,最显贵的一家。

    朱元璋对徐达放心,可不能不为后世子孙着想。

    自己能压住满朝的骄兵悍将,可以后呢?

    大明江山社稷应该绵延万代,一切都要小心再小心。

    “咱家已经华贵无比,天下无人可比。

    妻家身份再显赫,也比不过咱家。

    既然如此,那身份还有什么作用?反正都不如咱家,索性就不要看重身份罢!”

    朱元璋没有明说自己心中的想法,只是比较委婉的说了这事。

    朱元璋的命令,朱标只能无条件听从。

    “民间女子也有贤惠者,天下万民,难道就挑选不出来一个贤惠的女子吗?”朱元璋反问道。

    朱元璋都这样说了,朱标还能如何?只能听从朱元璋的话。

    ……

    夜渐渐的深了,朱元璋手持朱笔,龙飞凤舞。

    大抵是房门没有关紧,一撮冷风从门缝中钻了进来。

    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的额头有些刺痛,以为不要紧,只是揉了揉,就接着批阅奏折。

    书桌上的蜡烛燃烧的通亮,灯罩上那精美的图案熠熠生辉。

    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的眼皮子有些重,只是以为乏困,便喝了一口书桌上的浓茶。

    浓茶入口,那股浓重感却越来越重。

    皱起了眉头,搓了搓自己的脸。

    却感觉眼前发昏,头昏脑胀,视线越来越模糊。

    “陛下……”

    朱元璋听到了庆童的惊呼声,紧接着什么都不知道了。

    朱元璋的脑袋重重的砸在了书桌上,御书房乱作一团。

    朱标惊出一身冷汗,几乎是飞过来。

    “爹,爹爹,如何?您如何?”朱标跪在朱元璋的旁边,小声的呼唤。

    一旁的庆童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身上满是惊出的冷汗。

    “快,快将陛下搀扶回寝宫,同时让太医院的御医过来,赶紧!”朱标看向庆童,扯着嗓子大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