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宝钞行事总大臣

    第三百四十五章:宝钞行事总大臣 (第2/3页)

就放心吧,这件事情小人一定给您办的妥妥当当!”何湘,不停的拍打着自己的胸脯,信誓旦旦的模样。

    林钜也不甘示弱,不停的表达着自己的忠心。

    从上而下,便是如此,可能上官一句云淡风轻的话,就会让下人们动心不已。

    在房间里转了一会儿,陈松带着茹太素走了出去。

    然后在整个印钞局的工坊附近转悠,差不多将印钞局周围看的差不多了。

    天色渐晚,陈松坐上了马车回家。

    坐在书房中,他写着目前的计划。

    书桌的左上角摆放着一顶小小的铜香炉,里面燃着柏子香。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香,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完全使用得起,原材料更是随处可见。

    如今正是夏季,也是柏子生长的时候。

    挑选完整且饱满的柏子,用沸水杀青之后阴干,然后泡在黄酒当中。

    将柏子泡透捞出来,阴干。

    可制成粉末,装在香囊,也可用以燃香。

    青烟从铜香炉中升起,房间当中飘荡着清新的气味。

    深深的吸一口,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原野里。

    陈松头脑清晰,笔下龙飞凤舞,制定着计划。

    朱静安推门而进,手中提着一个饭盒。

    里面装的是瘦肉粥,隔着饭盒都能闻到那一股淡淡的咸香味儿。

    转身将房门关上,把饭盒放在了桌子上。

    陈松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向站在书桌前的朱静安。

    嘴角微微上扬,笑道:“这大晚上的又跑过来给我送饭,怎么还不睡?”

    朱静安笑了笑,将饭盒打开,取出了瘦肉粥。

    咸香味更加浓郁,混合着淡淡的柏子香气,更加勾引人的胃口。

    顾不上朱静安说话,陈松端起碗,开始狼吞虎咽。

    朱静安站在陈松的旁边,一脸笑容的静静看着。

    “舒服!”

    喝完粥,长出一口气,躺在椅子上,一副舒爽的模样。

    收起碗筷,朱静安站在了陈松的身后,捏着陈松的肩膀。

    酸痛的肩膀也在这一刻开始放松,浑身上下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轻松。

    夜也深了,阵阵夜风吹来,从窗户当中灌进房间。

    陈松站起身来,将已经完成的那些东西全部收拾好,陪着朱静安走了出去。

    ……

    鸡鸣三声,正是早朝时刻。

    陈松穿戴整齐,踩着夜色来到了皇宫之外。

    宫门开启,大汉将军鱼贯而出,维持纪律。

    文武百官走过宫门,走进金銮殿。

    皇帝高坐皇位,众臣齐拜冕旒。

    此时的东方,刚刚出现鱼肚白。

    又是大明一个非常平常的早上。

    朱元璋的目光从众臣的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停在了陈松的身上。

    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宝钞之制,从制定之初至今日,已经十数年。

    而今,各项弊端已然显现,贸然废除,所有努力,前功尽弃。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总的来说,却是朝廷的脸面。如果贸然废除,只怕会失信于整个天下!

    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想说的!”

    朱元璋没有遮掩自己的想法,目视者众朝臣。

    众朝臣对于朱元璋的询问,大部分沉默不语。

    都说朱元璋抠门,可那也仅仅只是相对的。

    每逢佳节,朱元璋都会赏赐重臣!

    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宝钞,这是钱,但又不是钱。

    初次赏赐,众臣无一不高兴。

    可时间往后,这份高兴最后也逐渐消失。

    朱元璋赏赐给他们的宝钞,这些朝臣大都花不出去。

    究其原因,和陈松之前所说的并无二致。

    “富平侯品性温良,本事出众,有通天彻地之才能,此事交付于他,定可万事无忧。”朱元璋一开口,就给这事定下了基调。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以后你们这些朝臣们要是想反对,可就要掂量一下。

    刚才已经询问了你们的意见,你们都没有任何反对,如果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