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大明钱庄开业

    第三百五十八章:大明钱庄开业 (第1/3页)

    银币所涉及到的事情还是比较多,户部的国库,以及各地上缴的税银,等等衙门,都有关系。

    如果大跨步的推广银币,是一件非常困难且复杂的事情。

    所以,陈松打算将银币和大明钱庄联系起来,让大明钱庄吸纳商人们的存款,然后往外面放贷的时候,换成银币。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这种事情也急不得。

    ……

    早朝如期而至,陈松站在朝堂上,禀报着最近宝钞的进度。

    陈松本来是打算私下里向朱元璋禀报的,可不知道朱元璋今天早上是怎么想的,让陈松在早朝之上禀报这事。

    陈松一字一句的禀报,朝中的那些大臣们没有什么反应。

    似乎在他们看来,这事情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也不尽然,他们倒是想管,却根本插手不了。

    但凡有哪个官员提出疑问,如果问的问题不刁钻,那倒也好,陈松甚至还会给解释。

    如果提问的问题很刁钻,如果提出反对的问题,那么就会受到朱元璋的呵斥。

    这样一来,敢提出问题的官员们就少的可怜。

    倒是茹太素,硬是梗着脖子说出了好几个问题。

    有些问题甚至将朱元璋气得够呛,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恐怕朱元璋会让他再次体会一把,什么叫做丢脸。

    早朝结束之后,陈松就去了御书房。

    主要的事情就是告诉朱元璋银币之事,前前后后也没有花多长时间,差不多也就是半个时辰左右,这件事情就被朱元璋同意了下来。

    朱元璋对这事儿了解不深,在他看来,反正有陈松兜底,想来应该不会太差,既然如此的话,索性就同意。

    洪武年间的铜钱是工部铸造的,所以朱元璋大手一挥,就给陈松调拨了几十个技艺精湛的工匠。

    当然了,这些工匠不可能一天到位。陈松也并不着急,带着衙门当中的那些人接着打扫客栈。

    朱雄英当然也跟着陈松一起,最近这些天里,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他会一直跟着陈松。

    今天,客栈周围围观的百姓数量比昨天还要多。

    客栈当中的那些东西,全部被陈松分发给了周围的百姓。

    占便宜不分早晚,这是人的劣根性。

    所以今天一大早,就有很多百姓围了过来,甚至还有天不明就跑过来的。

    陈松对此也没有什么说的,只是让人将清理出来的那些东西分发给周围的百姓。

    ……

    八月秋高,天气也冷了下来。

    又到了乡试的时候,金陵城的贡院,里面坐满了参加乡试的学子。

    其中,齐泰名列其中。

    坐在号舍当中,手下笔走龙蛇。

    书写的速度那叫一个快,他眉头微皱,一副沉思模样。

    妙笔生花,没有什么问题能够拦得住。

    写完试卷,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没有急着交卷,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整理好,呆呆的看着天空。

    此时天色尚早,齐泰又将自己所做的那些卷子全部检查了一遍。

    不到时间,贡院的大门是不会打开的。

    所以早交卷,也只会呆在贡院里无所事事。

    桌子上放着半截蜡烛,将这半截蜡烛拔下,放进了竹篮。

    想起来上一次乡试的时候,一股屈辱之感涌上心头。

    在这股力量的加持下,他再一次的检查了试卷。

    就好像成了魔障,他捂着自己的肚子,生怕又成上次那样。

    试卷被他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好在没有什么问题,要是这次再发生什么事,估计齐泰想死的心都有了。

    时间眨眼而过,兵丁拿着铜锣,在号舍的前方敲响。

    已到收卷时刻,齐泰做着最后的准备。

    收卷的兵丁从号舍前面走过,来到齐泰这边时,将早已准备好的试卷交给了他们。

    士兵们离开,现在齐泰他们还不能走。

    一直持续到下午黄昏,贡院的大门才缓缓打开。

    走出大门的那一刻,齐泰长长松了一口气。

    这感觉就像是刚刚打的一场战役一样,这种感觉异常的难受。

    往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