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弥天大祸(上)

    第三百三十一章:弥天大祸(上) (第2/3页)

  白马关的守军,站在白马关的城墙上,看着逐渐远去的鞑子士兵,心中满是疑惑。

    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这些敌军攻城正胜却突然撤离?

    但没要多长时间,他们就得出了一些结论。

    或许是密云后卫那边的鞑子士兵们已经溃败,不的话,也不可能会是这个样子。

    想清楚这一切之后,密云后卫的士兵就开始准备,将这事禀报给朱元璋。

    还没等传达军令的士兵出发,蓝玉派遣的士兵就已经到了这里。

    白马关这里太平无事,鞑子士兵已经退走,蓝玉派来的这些士兵前来也没有任何作用。

    但总归来说,这都是陛下让人过来支援,总要写在军报当中。

    所以白马关的守将就将这一消息,以及蓝玉过来的详细人数,全部写在了军报当中,让人禀报上去。

    当然了,在禀报之前白马关的守将还特意询问了一下。

    蓝玉派遣过来的这些士兵,所采用的说辞,基本上都是蓝虎的那套。

    这些说辞,自然也被白马关守将记录在军报里。

    蓝玉以为他能瞒天过海,殊不知,不过是自作聪明罢了。

    如果说,仅仅是因为这件事情,也不足以致蓝玉于死地。

    最为关键的事情还在后面,蓝玉又怎么可能会停下作死的脚步呢?

    ……

    朱元璋率领着本部五千兵马,在茫茫的草原上,不停的追砍着鞑子溃兵。

    这个世界上最爽的事就是追杀溃兵,因为这些溃兵早已经丧失了胆气,就算是两三个明军骑兵,也能追着一大帮子鞑子溃兵乱砍乱杀。

    就好像是通天巨塔崩溃一样,下面的这些溃军早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精气神与胆气,又怎么可能会组织起有效的抗争呢?

    再说了,现在的这些士兵又不是后世,这些士兵都不知道自己打仗的目的是什么,又怎么可能会歇斯底里的拼命?

    人心思变,所有人都想逃,所以就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但危险并不代表没有,朱雄英紧紧的跟在朱元璋的身旁,周围最精锐的士兵将这爷孙两个团团的包围在里面。

    说是要亲自追击溃兵,但也不可能让朱元璋亲自上阵拼杀。

    大不了俘虏几个溃兵,拉到朱元璋的面前,让朱元璋砍上那么几个。

    日落月升,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天地归于黑暗。

    可是草原上的追杀并没有停止,不过现在的朱元璋年龄已经大了,再这样追下去,身体受不了。

    所以陈松再三请求朱元璋停止追击,在原地安营扎寨。

    朱元璋也略显疲惫,便同意了陈松。

    营地很快就安扎了起来,在最中间的营帐当中,朱元璋看着放在帐篷中间的一张地图,想着明天的追击方向。

    朱雄英坐在朱元璋的旁边,时不时的询问着一些问题。

    朱元璋对此乐此不疲,但凡是朱雄英询问出来的问题,朱元璋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

    如果解释不清楚的话,那么朱元璋就会让召见陈松,让陈松对朱雄英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倒陈松。

    夜晚就这样静悄悄的过去,黎明准时而来,朱元璋拔营而走。

    陈松骑着战马,跟在朱元璋和朱雄英的身旁。

    耳边的风声烈烈作响,陈松深吸了一口气。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追击再进行几天,就要回师了。

    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集结重兵再次征伐草原。

    为什么不一次性做完这些事情呢?因为一口吞不了一个胖子。

    追击敌军略显仓促携带的军用物资,大部分都都是一些干粮和水。

    至于火炮以及火箭携带的数量,可以说忽略不计。

    因为毕竟是追击敌人,带了那么多的重的东西,又怎么能跑得快呢?

    不过陈松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这些敌人已经丧了胆,也不至于害怕他们反噬。

    前方有几十匹夜不收朝着这边狂奔而来,这几十匹夜不收面带紧张,看上去甚至有惊慌失措的感觉。

    经过检查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