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北上草原

    第四百八十章:北上草原 (第2/3页)

 可这件事情,朱元璋以前没搞过,再加上朝中也没有相应的人才。

    贸然实施,成功了倒也罢了,要是失败,那可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朱元璋就一直将此事拖了下来,留给陈松去做。

    至于那个也速迭儿,被朱元璋带到了金陵。

    这种人,朱元璋是不可能让他重新回到草原的。

    出了北平府往北,一路往北走,走出边墙,来到了草原上。

    草原广阔,陈松在草原上纵马疾驰。

    李三娃和张铁牛带着几十个侍卫,跟在陈松的身旁,朝着一个方向而去。

    下午时候,陈松看到了前方有一群人。

    控制着战马开始减速,那群人也开始朝着陈松这边而来。

    “可是富平侯当面?!”

    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一个汉子带着十来个人,停在了陈松面前。

    这汉子正是最近这个里的里长,他早已经得知陈松今天要来的消息,所以老早就开始等待。

    “在下林朗,柳树里里长,拜见大人!”

    这汉子从战马上跳了下来,朝着陈松行了一礼。

    陈松也跳下战马,指了指不远处的营帐,问道:“这里就是柳树里吗?”

    “是,这里就是柳树里!”

    林朗站在陈松的身旁,恭敬的说道。

    陈松让李三娃将自己的身份明证拿了出来,让林朗查验。

    该走的流程必须要走,虽然身份差距比较大。

    陈松看着前面的蒙古包,朝着前面走去。

    “柳树里建立到现在,已经有五个月了。起初,有丁口三百二十三人,年后又新出生了五十多人……”

    走在陈松身后的林朗,将柳树里如今的情况,一五一十的介绍了一遍。

    很快,陈松有进了柳树里的范围。

    和大明境内的村子完全不一样,柳树里的占地面积非常大,牧民们居住的非常分散。

    现在的情况,和之前相比,已经很不错了。

    以前,有些牧民间隔非常大,要是去下一家,甚至还要骑着马去。

    朱元璋为了好管理,所以牧民居住的都比较集中,但这种集中,和大明的村子相比,还是很分散。

    这个林朗以前是明军士兵,这么多年以来,立下了很多功劳,后来因为年龄大了,加上会说草原话,所以就退了下来,被安排在这里。

    林朗的本事还是很不错的,管理牧民可不简单,里面的事情很多。

    还要懂得这些牧民的语言,这不是普通人能干的。

    陈松跟着林朗走进了柳树里,入眼就看到了三个巨大的营帐。

    这是蒙古包,是牧民最常见的居住方式。

    不是他们不愿意构筑房子,只是游牧的方式,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有时候,生活方式要先服从于生活环境。

    “柳树里的牧民,以前基本上都是那些王公贵族的奴隶。

    这些奴隶以前放养的牛羊,和他们没有半分钱的关系,别看他们平时放养的牛羊数量很多,可他们甚至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林朗看着前面的蒙古包,耐性的解释着。

    这个时代的牧民们,基本上都是那些贵族的奴隶。

    中原王朝,有自耕农存在,这些自耕农不是任何人的奴隶,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参加科举,能当官,他们只需要给朝廷上交赋税就行。

    可是,草原上的这些牧民们,根本就没有自耕农这一说。

    残酷的生活环境,加上混乱的治安,以至于草原上只信奉拳头。

    想要生存下去,就只能比其他人更狠。

    弱者,要么死去,要么依附于王公贵族,成为他们的奴隶。

    林朗的声音在陈松的耳边不断的响起,陈松感叹道:“遍地绮罗者,不见养蚕人。这种情况,在草原上尤甚。想要彻底的解决草原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草原上的人的生活问题,要是这些人生活不下去,永远都没有和平可言。”

    “是啊,属下也是这样想的。没有谁喜欢打仗,要是能活下去,谁愿意打仗啊?”林朗说道。

    说话间,陈松带着林朗来到了一个蒙古包前。

    一个满脸泥垢,穿着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