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规模庞大的新学学堂

    第四百八十七章:规模庞大的新学学堂 (第2/3页)

密城中。

    朱棣懒得和他们废话,将军中携带的那些武器,一字排开,摆在哈密城外。

    火箭齐射,火炮齐鸣。

    短短的时间当中,哈密城陷入了一片火海。

    攻击持续了半天,城墙上的那些守军崩溃。

    城门也被火炮和火箭炸的四分五裂,朱棣下达了停火的命令,率领着大军开进了哈密城。

    在城头上的轰炸响起来的那刻,纳忽里就逃下了城头。

    哈密城面积不大,逃出来的纳忽里,带着侍卫在哈密城中到处乱窜,想要寻找一个藏身之处。

    可哈密城就这么大点,想要寻找一个藏身之处何其艰难。

    还没等他将藏身之处找好,朱棣就率领着大军攻杀了进来。

    大军搜城,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将他搜索了出来。

    纳忽里被五花大绑,带到了朱棣的面前。

    此时的朱棣站在王宫的外面,他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纳忽里,不停的冷笑。

    在朱棣的后方,那个本来要归顺大明的部落头领,站在朱棣的身后。

    他指着纳忽里,痛哭流涕的控诉。

    朱棣也说了一些主持正义的话,当太阳即将西沉时,纳忽里被处死,连带着纳忽里手下的那些走狗,也一并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有强大的武器在手,朱棣根本就不害怕哈密城中的这些人反抗。

    如果有人反抗,那就是一个字,杀。

    两天之后,哈密城彻底被朱棣掌控了下来。

    将哈密城掌控下来后,朱棣也没有闲着,让手中的士兵挨家挨户地制定黄册。

    这是明军的习惯,每当明军攻下一处地方,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当地的人口数量。

    这对以后的统治有这么大的好处,是万万不可忽略的。

    朱棣自然而然地搬进了哈密城的王宫,至于王宫中原先的那些下人,反抗的被朱棣一并杀了,没反抗的被朱棣遣返回家。

    宫中的人全都换成了朱棣的侍卫,看上去多了不少的肃杀。

    朱棣的奏折,也在第一时间往金陵送去。

    ……

    天气炎热,盛夏时刻,金陵城中炎热无比,陈松在家闲的没事干,索性去了学堂。

    如今的新学学堂规模可不小,在读学生差不多有八千余人。

    不管什么事只要和当官沾上边,那么这件事就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被众人追捧。

    可能那些基层的官吏,比不上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官,但也是众人追捧的对象。

    尤其是朱元璋之前下达过政令,将官和吏进行了统一,在理论上,吏员是能够晋升为官员的,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对于目前来说,如今金陵,各个衙门当中的那些吏员,基本上都是从新学学堂当中出来的学生。

    尽管有少部分,是自己参加考试考上的,但这些人的数量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新学学堂看上去可能没有国子监那么受天下人重视,但也要比之前好上很多。

    新学学堂的人数多了,但以前的教学场地,远远不足以支持这么多人。

    所以朱元璋就在距离新学学堂不远的地方,批给了新学学堂一块地,让其修建新的校舍。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工期,朱元璋还让工部操办,给了足够的支持。

    因为朱元璋的种种制度,所以在现在的京城当中,新学学堂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新的新学学堂和陈松之前建设的新学学堂差不多,是一个放大版。

    站在大门外,眼前的大门非常宏伟,大门外两侧甚至还摆放着两个石鼓,看上去气势恢弘。

    门口站着新学学堂的卫兵,他们看着走过来的陈松,下意识的想要驱赶。

    等到他们看清陈松的长相时,又瞬间换了一副模样。

    这些卫兵认识陈松,他们在新学学堂待了很长时间,一直负责新学学堂的安保工作。

    这些人立马围了上去,一脸兴奋地凑在陈松的周围。

    “先生,您怎么来了?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见过您了,最近过得还好吗?”

    “侯爷,现在新学学堂已经变得很厉害,侯爷现在还满意吗?”

    这些卫兵围在陈松的周围,一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