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铁甲舰?

    第四百九十六章:铁甲舰? (第2/3页)

考试,挑选几十个学生,和郑和一起学习这些知识。

    下西洋,规模就一定要大。不大,又怎么能大规模的捞钱呢?”

    陈松的心里不断地构思着,构思着以后的计划。

    “常青啊,你说这样的宝船,总共要建多少艘合适?这一艘宝船的花费可不小,前前后后加上木料以及给工匠开出的工钱,一艘宝船差不多要两万多两白银。

    钱倒不是最重要的,如今有松江府市舶司,建造宝船的钱,是完全够用的。但建造宝船的木料,这才是大头。

    尽管当年,俺在金陵城外让人营造了一批,专门用于建造宝船的木料林场,但这些东西消耗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恐怕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将这些物料全部消耗完毕。

    一旦这些木料全部消耗完毕,那么朝廷就没有新的宝船。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朝廷一直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朱元璋看着陈松,一点的期待,他非常想从陈松的口中,听到有用的东西。

    宝船虽然很大,但它毕竟是木质结构,木质结构就影响了它的上限。

    陈松梦寐以求的就是铁甲舰,但以现在明朝的技术,想要在有生之年见到铁甲舰,还是有些困难的。

    但也不是说,就一定没有办法实现。

    如果陈松能够将医院里面的那些东西,想尽办法弄出来,还是能够制造出铁甲舰的。

    但那些东西,如果没有建设的基础,那么就是水上浮萍,尽管能够拥有一时的辉煌,当辉煌落幕之后,迎来的只会是无尽的黑暗。

    “难道陛下没有想过,使用别的材料建造船只吗?比如说,用钢铁来制造?”陈松一脸平静地看着朱元璋。

    如果不是因为陈松那平静的样子,朱元璋甚至还以为陈松是在说笑。

    钢铁怎么能够建造船只呢?这是超出常理的事,在朱元璋的印象当中,钢铁在水上,根本就浮不起来,既然钢铁浮不起来,那又怎么能够用来建造船只?

    “你是认真的?钢铁又怎么能够建造船只呢?”朱元璋反问道。

    “陛下,用钢铁建造船只并不是不可能。用钢铁建造船只最大的困难,不是让船只在海面上浮起来,而是船只的动力。

    普通的船只,动力基本上来自于风,风对船只的航行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有时候风太大又或者太小,又或者方向不对,都会影响船只的航行。

    如果能够将船只动力问题解决,那么就能够建造铁甲舰。”陈松一本正经的解释。

    陈松压根就没有想过,仅仅通过一次解释,就能够让朱元璋接受。

    但提前给朱元璋灌灌耳音,让他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也总归是好的。

    朱元璋吸了一口冷气,他实在没有想到,陈松的思维竟然会如此发散。

    陈松所说的这些东西,朱元璋之前压根就没有想过,别说是朱元璋了,恐怕从古到今,都没有多少人有过这样的想法。

    “算了,这件事情我就不想了,以后你自己慢慢琢磨吧,要是真的能行,那你就慢慢试吧。”朱元璋摆了摆手,不再纠结这个话题。

    朱元璋带着陈松,又在其他的船坞上转了一遍。

    其他的那些船坞上,也都停着正在修建当中的宝船。

    这些宝船体积有大有小,体积最小的,也在三千五百料左右,如果将这些船只全部拉到松江府市舶司,陈松可以肯定,以目前松江府所修建的那些码头,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里转了没多久,朱元璋带着陈松回去了。

    ……

    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时,几匹快马出现在金陵城外。

    当城门打开的瞬间,骑着快马的骑士从城门当中冲过,朝着皇宫方向而去。

    骑战马的这些人并不是别人,正是远在松江府的俞敏等人。

    那天朱元璋回去之后,就往松江府发了一道命令,让俞敏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进京。

    朱元璋就大明水师,和汤和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谈论。

    在这期间,朱元璋还让人将俞敏的履历拿了过来。

    俞敏的履历非常好看,上面基本上都是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